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苏联对待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模棱两可”,对于苏联而言,中国虽然于1949年成为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但只能充当自己的“小弟”,乖乖服从自己的“命令”。
尤其是苏联动不动就要插手中国的“家事儿”,如果当初毛主席听从了斯大林的“警告”,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等待中国的只会是无穷无尽的烂摊子。
苏联对待中国,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
某一层面上来说,中国确实受到了苏联的一些援助,这需要从二战期间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说起……
1945年8月9日,苏联发起远东战役,以直接的军事行动援助了中国抗战,一举歼灭了日本陆军最后的精锐部队70万人组成的关东军,解放了我国东北地区。
新中国的成立,苏联算是在其中出了一些力气,对此,中国也没有忘记苏联的恩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从这一条约来看,苏联与中国是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苏联希望用中国来牵制美国,从而代替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苏签订条约后,苏联立刻宣布对华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用来让中国购买机器等物资,虽说是贷款形式,中国需要偿还本金及高额利息,但中国还是十分感激苏联。
苏联与美国原本有分庭抗衡的能力,是什么时候,苏联的影响力逐渐下滑了呢?
这就与朝鲜战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朝鲜第一求助对象是苏联,但斯大林“谨小慎微”,不敢轻易下战场,于是选择了冷眼旁观。
抗美援朝胜利后,中国算是通过这一战彻底打响了名气,震慑一些肆意挑衅的国家,作为抗美援朝最大的胜利者,中国彻底站了起来。
美国大兵等一众“联合国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作为战败国,美国重新认清了中国的实力,也明白毛主席是一个果敢果决、敢说敢做,且说一不二的人。
苏联不敢下场,中国一战成名,自此,苏联的影响力已经呈现下滑趋势,中国的崛起,不仅让美国忌惮,更是让苏联“恐惧”,害怕中国成功压自己一头。
苏联原本“扶持”中国的目的就不算单纯,看和中国崛起,苏联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纵观苏联当时的所作所为,显然是应了那句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国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要超过苏联,只是想让国内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才选择谋求发展,可苏联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中国与苏联是从什么时候彻底撕破脸的呢?20世纪70年代,珍宝岛的冲突,让中国彻底看清了苏联的真实“面目”。
60年代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数人。
我国守岛巡逻队迫于压力进行反击,激战一小时,打击入侵者,两天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辆,装甲车30辆,对我军发动攻击。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军打退了苏联的进攻,但苏联一系列无理行动也让中国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
虽然后续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有所缓和,但苏联对待中国也是三心二意,美国呢,对苏联也十分关注,一直想要搞“霸权主义”的美国便决定寻找合适的机会一举搞垮苏联。
美国看到苏联与中国关系交恶,心中是窃喜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让一众国家目瞪口呆,中国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中国靠着稳扎稳打,进行经济改革,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反观一旁的苏联,日子倒是越过越拧巴,尤其是80年代油价下跌,苏联更是首当其冲,国库空虚。
苏联以往倒是有些盟友,可相交时,苏联过于“跋扈”,导致那些盟友早就看不惯苏联了,一个两个选择“见死不救”。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是斗不赢美国吗?眼尖的人都明白,苏联斗不赢的是中国,若不是苏联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股”盟友,苏联不至于走到解体那一步。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