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时,俄罗斯曾向美国售卖过一份机密情报,其中有大量关于朝鲜战争的细枝末节,尤其是开战之前,中苏之间敏感又脆弱的外交关系。苏联到底为这场战争提供多少帮助,朝鲜和中国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一、 两国相争的产物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各自拉拢一批国家相互对立。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愿承认中国政权的正统性。西方国家始终认为当时中国只是苏联的附庸,因此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用过不少小手段,公然向蒋介石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做法,自然不会得到中国领导人的认同。
美国没有想到自己辛苦扶持的蒋介石政权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反而逃向台湾。美国此时并不认可中国的军事力量,认为中国只是得到苏联的援助,因此才能取得胜利。一切成为定局后,美苏两国将目光转向朝鲜半岛,开始在这片土地培植势力。因为当时亚洲并没有一个军事强国,能够和美苏两国分庭抗争,所以美苏都想吃下亚洲这块肥肉。
日本已经归顺西方国家的阵营,中国刚刚成功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只有朝鲜半岛暗流涌动,随时有可能爆发武装冲突。日本投降之前,美国曾要求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美苏各自占领部分土地。这项决议无疑为后来朝鲜分裂埋下祸根。恰好朝鲜半岛此时正在爆发民族运动,美苏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众正要求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苏联选择镇压势力范围内的学生运动,美国不甘示弱,决定在南韩扶植一个傀儡政府。大势已经形成,北朝和南韩正在相互对峙,随时有可能爆发冲突。朝鲜领导人明白,仅靠自己无法抵抗来自美国的压力,想要统一朝鲜半岛无疑困难重重。于是,朝鲜领导人奔赴苏联,希望能够获得来自苏联的援助。
斯大林深思熟虑后,决定对朝鲜提供物资和军械,但绝不能出兵援助朝鲜。因为苏联一旦下场,战争性质就会从北朝统一半岛转变为苏联谋取南韩。朝鲜战争很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美苏两大阵营全面开战。急于恢复自身实力的苏联,自然不愿和美国硬碰硬,于是怂恿朝鲜领导人去探探中国的口风。
二、 苏联意图拉中国下水
斯大林在二战结束后为了自身利益,决定继承沙俄的遗志,谋取位于亚洲的优良不冻港。而距离苏联最近的,无疑是中国的港口,因此苏联始终想保住自己在东北的利益。当时苏联和中国签订协议的主体都是国民政府,苏联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于是在一种极不情愿的心态下,向伟人提供援助,本来苏联只是想表示自己已经尽力,却没想到国民政府不堪一击。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斯大林怂恿朝鲜领导人去中国请求援助的做法,无疑是想拉中国下水。斯大林仅同意支援一些轻型武器,而这显然不能显著加强朝鲜军队的战力。朝鲜领导人很快向伟人寄出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明朝鲜目前面临的紧张局势,并且着重强调南朝和北韩绝对无法并存的现状。
有人认为北朝和南韩之战无法避免。即使美国不参战,也会指使日本向南朝提供军事援助。伟人表明如果情况紧急,中国可能会派兵与北朝军队共同作战,不过这必须要等到解放战争结束。在此之前,北朝最好不要轻易向南韩发兵。不过在1949年9月,苏联已经向北朝运输大量武器装备,这其中就包括一些重型武器。
此时毫无警惕之心的南韩军队仍然在38线附近挑衅。南韩政府认为北朝军队无法在短期内提升战力。手握重兵的北朝领导人信心满满,他向斯大林表示,如果南韩政府向北进军,北朝军队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反击,有望在两个星期内占领朝鲜半岛全境。不过,朝鲜领导人仍然在1950年5月13日访问中国,希望让中国出兵援助。
此时中国刚刚结束国内战争,不愿妄动刀兵。伟人提醒朝鲜领导人,虽然应该坚持祖国统一的目标,但北朝不必在近期采取军事行动。目前国际局势较为紧张,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朝鲜领导人害怕美国会参战,伟人表示,西方国家如果派兵干预战争,中国就会在边境部署3个军的兵力。如果西方国家越过38线,中国就一定会打过去。
三、 朝鲜战争苏联到底干了什么?
1950年6月25日,北朝方面宣称南韩军队已经越过38线,自己即将进行反击。很快战意盎然的北朝军队,成功占领全岛90%的土地。美国见情况失去控制,立刻开始组织联合军队,希望阻止北朝军队的攻势。仁川登陆战后,北朝军队被一分为二,联合军队抓住机会,成功将北朝军队赶到38线以北。美国此时不愿罢休,不仅越过38线,还向中国边境投下炸弹。
中国履行自己的承诺,决定出兵帮助北朝捍卫主权。因为中国明白如果西方国家成功占领朝鲜半岛全境,中国边境将遭受永无止境的骚扰。新生政权无法得到休养生息的时机。中国明白苏联绝不会像自己一样出兵援助朝鲜,因为苏联不愿和美国硬碰硬。不过中国还是派出代表团访问苏联,希望能够得到苏联承诺过的空军支援。
狡猾的斯大林却并未明说,苏联空军是保卫志愿军还是中国边境。1951年5月25日,徐向前带领一支代表团访问苏联,准备向苏联购买能够装备60个师的武器,经过4个月的时间后,中苏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苏联将在三年内为中国提供60个师的装备。不过苏联提供的都是自己淘汰下来的装备,苏联绝不会卖出自己最新研发的武器。
当时中国的军事科技的确无法和美苏等强国相比。谁也无法想到,缺乏补给、武器落后的中国,居然击碎美国的不败神话。此战让其他国家都开始重视中国的实力。俄罗斯在1992年卖给美国的情报中,就包含开战前中苏的外交博弈。这份情报也让美国明白,即使中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也能依靠保家卫国的决心,消灭任何一个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