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新能源战略突然来了一次颇具话题性的调整,近日本田官方宣布,将原计划到2030年度用于纯电动汽车和软件开发投资的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3.3亿元)削减3成,减少至(约合人民币3502.73亿元)。



看到这,不少人可能会以为本田对纯电动车失去兴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次针对技术研发投资方面的调整,实际上是对新能源战略重新做了一次精细化的布局与优化,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从官方公布的资料能看到,这次本田在电池研发方面削减的1万亿日元,相关的制造领域则削减了2万亿日元,主要是因为本田在加拿大投资的电动车项目暂停推进所导致。

这项被称之为加拿大史上最大汽车投资的本田(Honda)电动车超级工程,因关税原因而不得不延迟两年,本田公司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此前公开表示,将观察两年后电动汽车市场的状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该项目。



至于软件开发方面,本田依旧保持2万亿日元的投入,但研发的方向有所调整对于混动动力技术研发的比重将有所增加。此外,对于本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预期,官方也将目标降低了30%,但汽车总销量提高到360万辆的水平以上,并将混合动力作为支撑销量的主力产品,目标将达到220万辆。而本田官方的解释,主要是因为当前电动汽车市场放缓,因此才作出这样调整。



可以看出,本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保持着理性的态度,纯电动车依旧作为本田长远发展的目标。但在纯电动化的转型过程中,本田并没有急于求成,优先发展更符合自身技术优势的混合动力,让传统燃油车消费者逐渐过渡到混合动力车型,最终往纯电动车方向发展。

针对电池和电机等关键部件,本田将进一步实现技术的提升,燃油效率将提高10%以上,下一代混合系统的成本降低超过50%以上,从而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2027年开始的四年时间内,本田将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本田汽车全面转型象征的全新“H标志”,从 2027年以后将在全新一代车型上陆续开始使用,并不局限电动汽车,还将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事实上,广汽本田P7和东风本田S7,已经率先用上了这个全新标志。



大家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降低纯电动车的研发成本,日后真的不会掉队吗?事实上,而且,由于混动技术更为复杂,本田适当增大相关技术研发的资源比重也是无可厚非。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说,混动技术与纯电技术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混动车型重视电驱、电控的紧凑化,也重视功率密度和效率,而这些相关技术未来必然也能应用到纯电动车型上面。

至于纯电动车的电池及电池管理,才是最需要重点实施技术攻关的领域,按照本田连变速箱都必须要自研的老传统,自研电池或许才符合本田的风格。

但事实上没这个必要,就在前不久,本田与宁德时代正式签订深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在磷酸铁锂电池、CTB(Cell to Body)集成技术、供应链优化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升级合作,通过利用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在技术方面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又能大大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本田的战略调整,还将ADAS技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本田目前正开发其原创的下一代ADAS,同时通过与中国初创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出更符合中国路况的ADAS技术,并搭载到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上面。



汽车网评:所以,从本田这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来看,其背后的整体逻辑就是要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只有立足于当下,才能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本田通过持续发挥混合动力方面的技术优势,吸引传统燃油车消费者先往混合动力过渡,待纯电动车相关技术成熟以后,可以依托相关技术供应商的协助,实现纯电动车的转型发展。此外,对于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本田也打开了思路,既坚持自研掌握核心技术,又不吝于跟相关领域的先进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扬长避短,满足本土化市场的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