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凤山的社更穿洞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十分热门的旅行目的地。
但在今年5月15日,百余位攀岩人抱着同一个目的齐聚这里——见证中国首个世界级岩场,以及国内首条世界公认5.15b难度线路启幕。
世界级自然资源,世界级岩场
2023年,第一届始祖鸟国际攀岩山地课堂期间,各地攀岩代表齐聚,开了一场行业峰会。峰会的讨论指向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攀岩未来要怎么走?”
此时,中国野攀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线路缺少的问题仍然限制着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
一方面是线路数量整体不足,承载不了增长的攀岩人口,很多线路要排队爬。同时难线不足,中国攀岩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
始祖鸟运动员魏广广认为,当时大家心态是乐观的,但社群缺少一个行动方向,以及,一股串联的力量。
▲社更穿洞全景。
2023年山地课堂的行业峰会为中国攀岩社群搭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场”,在品牌和社群共商之下,2024年“世界级岩场计划”诞生。这一计划把中国攀岩人凝聚到同一个方向——建设一个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岩场。
何川作为“世界级岩场计划”牵头人开始在全国物色目的地,当在视频中第一次看到社更穿洞时,他大为震撼,以至于惊讶为什么中国攀岩圈会错过这样一块“璞玉”:
社更穿洞地处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天然岩溶地貌是世界级地质奇观,遍布流痕贝窝的社更穿洞也因此具备了成为世界级岩场的独特性。魏广广认为,社更穿洞的特色风格是大仰角,线路长,很适合进行体能耐力训练,磨练技术。而且穿洞足够大,何川曾形容从地面看,“攀岩的人看起来只有萤火虫那么大”,这让社更穿洞有极大的开发空间。
可以说,从先天条件看,社更穿洞是依托世界级自然资源的世界级岩场。
社更穿洞的禀赋是中国特色的,开发团队却是国际化的。在品牌的委托下,何川找到了西班牙人Antoni Arbones。Antoni是全世界开线最多的人之一,当何川告诉他社更穿洞将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岩场时,Antoni并不完全相信,直到他站在社更穿洞脚下。
“这里将会是一个世界奇迹。”他对何川说。
在Antoni的动员下,包括他在内的六名西班牙高手加入开线团队,他们每个人都有辉煌的履历,其中攀岩传奇Daniel Andrada,截至2018年完成了4015条5.13B(8A)及以上线路,其中760条由他本人开发。
六名代表中国顶尖水准的开线人也加入团队,其中包括了被人称为“线长”的邱江,作为中国攀岩开线的旗帜人物,邱江在超过25年的开线生涯中,总计开出了超过1000条线路,是中国野外开线最多的人。集齐中外顶尖阵容后,2024年,社更穿洞一期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后,开线的节奏超出了何川的设想。“大家都刹不住车,因为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好了。”何川回忆,“团队上来就连开4天,除了吃饭,基本一天都吊在上面。”
预备的800套挂片很快所剩无几,管理团队规定每人每天只能领20套挂片。“大家一听都急了,每天晚上回去第一时间先抢挂片。”参与开线的邱江回忆。
世界级岩场需要一条标志性的难线,来树立高度。
进入第二期,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开难线。社更穿洞有一面难度极大的高手墙,在这里,2024年9月中国第一条世界公认的5.15b难度线路诞生了。何川为这条David Gambus开出的线路取了一个中文名称——“射雕”,因为“能弯弓射雕的都是英雄豪杰”。
▲“射雕”5.15b
这条线路确实名副其实。“射雕”开出后,始祖鸟邀请法国攀岩人Seb Bouin挑战线路。Seb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攀岩高手,完攀过多条5.15难度线路,最高达到5.15d水平。在两次来到中国进行多次尝试后,2025年2月1日Seb终于“射雕”成功。Seb的挑战让“射雕”5.15b的难度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这是一条真正的‘王者路线’……是能在全球攀岩地图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存在。”Seb这样评价“射雕”。
“射雕”超出了目前中国攀岩人的能力,但这也是其意义所在——为中国攀岩人打开想象,激励他们向高处生长。“它在那里,就是目标。”魏广广说。
从地理上看,社更穿洞是如此与世隔绝,仿佛无端出现在地球上,但作为岩场它却是世界范围合作的成果。一年多的时间里,六名中国攀岩人和九位欧洲开线员,开出了110条高质量攀岩线路,其中包括“射雕”以及26条5.13级线路。
社更穿洞填补了我国世界级难度线汇聚型岩场的空白,树立了全新的难度标杆,也重新定义了中国攀岩发展标准,这一成就足以庆祝。
5月15日晚,这个世界级岩场迎来启幕仪式。洞穴、光亮、围坐……攀岩人聚集在这里,用最纯粹的方式赞美全球社群的大团结。
始祖鸟世界级岩场纪录片《社更时代》也在启幕仪式中首映。其中始祖鸟对促成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者致以了极大的敬意。在纪录片结尾,所有参与开线和后勤支援的攀岩人都获得了特别鸣谢——品牌希望每一位为世界级岩场付出的人都被铭记。
纪录片首映后,仪式进入高潮,国内外攀岩代表共同点亮5.15b线路。
中国攀岩另辟新章。
▲启幕仪式。
一个世界级岩场的意义正在一一兑现。
110条有难度梯度的高质量线路丰富了中国攀岩者的选择,何川表示,去年十一期间,每天就有五、六十人在洞里攀岩,有人索性在附近租了房子。
欧洲开线团队的传播和Seb完攀“射雕”,让社更穿洞在国际上也有了名气,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到来让国际交流变得致密。
社更穿洞的意义还指向未来。
始祖鸟世界级岩场纪录片《社更时代》记录下了,2024年12月始祖鸟运动员潘愚非完成5.14d线路“辣饺子”国人首攀的过程,但这次突破也意味中国最顶尖的运动员已经触达国内攀岩的难度上限,中国的年轻运动员需要更“硬”的线磨练自己。
当被问到“会不会把‘射雕’当成努力的目标?”时,45岁的何川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会,它已经超出我这一代中国攀岩人的能力了。”因此他希望未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社群上,社更穿洞就是他转型的起点。
“社更穿洞归根到底是为中国下一代攀岩者开发的。”何川说。
社更穿洞作为一种模式
社更穿洞更深一层的价值是模式上的。
在此之前中国攀岩人的开线方式是零散的,但社更穿洞岩场这样大型工程,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何川介绍,社更穿洞项目需要统筹政府、品牌、开线团队和后勤四方,每个模块都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处理。同时,“这些事情要多线并行,哪一个环节没跟上都不行。”这样的经验对中国攀岩是崭新的。“我开线二十多年,还没有组织这么大规模开线工作的经验。”何川说。
在社更穿洞岩场的建设中,中国与国际攀岩界之间,品牌和社群之间紧密合作,最终探索出了一套多方共创开发大型岩场的新模式。
这套可复用的共创模式将成为中国攀岩超越时间的财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未来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开发更多的岩场。”魏广广说。
因为构造的原因,社更穿洞在最热的夏天也有穿堂风,仿佛正在呼吸。何川和项目团队下一步要做的是让作为攀岩目的地的社更穿洞也“活”起来,继续借助共创的力量,为中国攀岩探索出大型社区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治理范式。
▲始祖鸟世界级岩场纪录片《社更时代》。
品牌的终极托举是“解决方案”
始祖鸟也在创造赋能行业的新模式。
“如果没有始祖鸟,可能世界级岩场这个概念都不会有。”何川认为品牌的影响几乎贯穿了社更穿洞项目的全过程:
始祖鸟行业峰会,品牌和社群一起头脑风暴点燃了“世界级岩场计划”的思想火花;在开线阶段品牌不但提供了资金支持,还输出管理能力,集结五十多位岩友组成后勤团队,承担了洗线、维护、运输与协调工作。
始祖鸟还发挥了影响力。国内的开线工作常要面对政府和当地人的不理解,有人甚至说:“一些大家熟悉的岩场,都是打架打出来的。”
但社更穿洞项目得到了当地的巨大支持,其中品牌的背书起到了关键作用。“政府看到了品牌的实力和决心,才放心让我们在这里开发。”何川说,“这次开线非常有底气,正大光明开线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在项目中始祖鸟扮演了整合者的角色,这种赋能的模式在行业中是少见的。
▲始祖鸟邀请的国际高手正在挑战5.15b线路
这来自始祖鸟对“品牌到底能为一项运动提供什么?”的思考。
“不管把多少驿站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从中获得一条铁路。”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他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能在商业上胜出的品牌都具备创新性梳理和组合要素的能力。这种“破局力”或者说“解题能力”才是品牌最应该向圈层输出的。
这也是始祖鸟一系列赋能中国攀岩行动的逻辑——向行业输出解决方案,用整合能力把方案落地:始祖鸟和意见领袖一起为中国攀岩设定了从“人、场地和系统”的行动框架;在框架下引入了国际攀岩山地课堂,提供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机制,其中的行业峰会,让行业有了制度化的议事平台;全面支持社更穿洞项目,协助社群探索建设大型岩场的建设运营模式……
最终始祖鸟希望帮助中国攀岩破局,梳理出解决方案,扶植行业获得可复用的内生能力。
品牌的本质可以视为一种“情感记忆”,当品牌扮演了公共性角色,为行业做难而正确的事,才能持续感动核心人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始祖鸟在影响力破圈时,在圈层的号召力没有耗散,核心人群仍对其保有了极高的情感“浓度”。
从行业看,始祖鸟巩固圈层的方式为从细分运动起步的品牌在跨越鸿沟时,如何保持对核心圈层的影响力提供了启示。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