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结荚的关键时候。
天气预报说未来三天有大到暴雨还可能夹带短时大风。豆田里的土要是泡了水根须呼吸不畅会影响结荚。
咱老一辈常说"豆子旱长根涝长苗"可苗旺了荚少更愁人。去年河南老张的豆田就因排水慢后期瘪粒多减产两成。
现在首要任务是赶紧清沟理墒让田里的水能排得出去。
地势低洼的地块得把垄沟再挖深两指宽保证水流顺畅。有条件的可以在田头打几个渗水坑防止雨水积成汪。
有人觉得大豆叶子大盖住地面雨水渗得慢是错觉。其实雨水积在地表超过6小时根系就会开始缺氧。东北那边这两天要防夜间霜冻大豆刚出苗怕低温。
可以提前割点杂草铺在苗间既能保温又能保墒。但千万别用塑料布直接盖苗早上太阳出来容易焖坏。南方种水稻的乡亲们也要注意持续阴雨易生稻瘟病。
老把式看天吃饭有经验比如下雨前撒草木灰防虫。不过现在更建议配合低毒农药喷施效果更持久稳定。
我个人觉得传统办法是宝但得跟上科学才能更管用。上次安徽老李试了半亩地先用草木灰再打药病害少了三成。眼下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得盯着天气预报看自家田。
玉米地里有积水的要赶紧人工排涝别等太阳晒蒸发。花生正值下针期土壤太湿会导致烂果得浅锄散墒。
大棚种蔬菜的农户要检查支架加固薄膜防大风掀顶。可能有人觉得麻烦但每年因灾减产的例子太多了。
就说前年山东那场台风没加固的大棚几乎全毁了。现在行动起来比灾后补救强百倍损失能减一大半。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可以找村里的农技员上门看看。
乡镇农技站这时候都有值班电话打过去就能问清楚。记住农时不等人天气一变咱的法子也要跟着变。
多留意地头的庄稼长势比盯着手机天气预报更实在。最后再啰嗦一句该排水的排水该补肥的补肥别拖延。
今年能不能有个好收成就在这关键的十来天里了。您要是有啥管用的土办法也欢迎在评论区说说。大家互相支招儿咱种地的人就得抱团应对老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