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军中奇人,就不得不说一下魏巍。

对,就是那个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一名军人——杀过鬼子、在抗美援朝战场蹲过猫耳洞的军人。



这位大神的神奇之处,在于令90%的普通人望尘莫及。

首先,魏巍是一个神童,自幼读书、写文章,15 岁就成了好几家报纸的专栏撰稿人。

就这一条,在座的几个人能跟他拼?

第二,魏巍的身份,首先是一名战士,然后后才是作家。

他自己也很喜欢别人叫他“拿笔杆子的军人”。

魏巍可不止是坐在屋子里摇摇笔杆子,他可是真正的士兵,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一直杀到 1949 年还活下来的文人。

就这一条,在座的几个人敢跟他拼?

第三,魏巍成年的时候,大概是 1938 年左右,在那个战火纷飞、时局混乱、一切都昏天暗地的年代,他一个在豫省文学圈颇有地位 18 岁的年轻的文化人,竟然从老家郑州跑到山西赵城县参加了八路军!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眼光?在座的有几个有这眼光和魄力?

更别说他 19 岁就担任杨成武麾下的晋察冀八路军独立师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的教育干事。左手拿枪,右手拿笔,直接跟鬼子干,打仗时冲锋,打完了写文章。

就这份勇敢,几个文人有?



第四,1950 年的时候,本已在总政坐办公室当领导的魏巍,居然又在 30 岁那年冒死去了抗美援朝战场!他跟其他战士一样窝在闷热潮湿的猫耳洞里,敌人来开枪,休战的时候写作。

要知道,当时魏巍的军衔已经是两毛二,之前担任的是骑兵团的政委。

就这不怕死的气概,有几个文人能做到?

这样的魏巍,为我们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地球的红飘带》。他自己也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员!



下附魏巍大事记年表:

作家魏巍,1920.1.16出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他是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魏巍原名魏鸿杰,父亲擅长书法,母亲喜爱阅读,因此他自幼喜欢读书,阅读量极大。

1933年, 13岁的魏巍考入郑州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堪称神童。

从15 岁开始,他不断向杂志投稿,很快就成为小有名气的作者,同时担任好几家报纸的特约撰稿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17岁的魏巍毅然前往山西赵城县,参加了八路军。

1938年,他成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成为第三期学员,同年入党。

魏巍可不是书生,他一直在前线打仗。

1938 年年底,他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魏巍随部作战,参加了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攻战。

胜利后,他创作了报告文学《雁宿崖战斗小景》和《黄土岭战斗日记》。同年还创作了《滹沱河》《高粱长起来吧》《黄槐花飘落的时候》与《月夜短曲》等一批诗歌。



1949年4月,魏巍担任晋察冀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骑兵团政委,该团是由傅作义起义部队改编过来的,成分复杂,魏巍的统战工作非常艰巨。

1950年底,魏巍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亲赴抗美援朝前线,与志愿军战士一起在猫耳洞生活、战斗。

回国后,魏巍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引起轰动,毛泽东批示要求“印发全军”。

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了志愿军、乃至全体中国军人的代名词。

1978年,魏巍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凭借该书荣获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魏巍因肝癌在北京去世,临终前留给孙子的遗言是:继续战斗,永不投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