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海风为媒,浪花作证,愿这份证书陪伴二位在漫长的人生航程中,携手驶向幸福的彼岸。”随着民政局工作人员庄重地递过两本结婚证,今年“520”对王先生和宋女士而言注定不平凡。

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光明区赶赴深圳国际邮轮母港,这对新人只觉不虚此行。“在山海之间颁证特别有仪式感。”王先生说。

今年4月,深圳首个户外海上婚姻证书颁发点在蛇口邮轮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南山区民政局和招商邮轮每月限量提供名额,到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后,新人可乘“湾区游轮”海上观光,在碧海蓝天之间完成结婚证颁证仪式。在“520”当天,就有超20对新人体验了一次“海上领证”。

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政施行后,不少城市开始尝试“旅游婚登”新业务,打造“领证新地标”,将婚姻登记部门迁入历史保护建筑、公园等热门景点。

面对这一文旅新风口,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在深圳,婚庆仪式也探索融入越来越多创新元素。

同在5月20日,梧桐山的层峦叠嶂之间,一场全国首创的“高空婚姻登记”正在进行。新人可乘直升机穿越云海,俯瞰罗湖区全景,现场还设置“梧桐盟约”定制婚书、同心锁步道等仪式场景,并提供飞行跟拍等增值服务。

而在宝安区“湾区之光”摩天轮,新人可在“长长久久”轿厢内宣誓、在空中颁证,并有无人机“爱的启航”巡演贯穿全程。

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婚庆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带动相关消费超500亿元。“甜蜜经济”持续升温,婚庆新形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可观的适婚人口基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其中15-59岁人口占比79.5%。去年,深圳结婚登记量达91926对,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本月,深圳还启动了“2025年甜蜜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即首届“甜蜜月”活动,旨在整合资源,为适婚群体提供婚品采购、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宴酒席、酒店住宿、蜜月度假、娱乐休闲等领域产品和服务,预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