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结婚证的新人甜蜜合影。
5月21日讯(导报记者 钱玲玲 康泽辉/文 常海军 康泽辉/图)昨天是“520”,一个爱意满满的日子,因谐音“我爱你”备受年轻人喜爱,成为了众多新人选择的结婚登记日。厦门结婚登记迎来高峰,各区登记处人气爆棚,众多新人喜获“红本本”。
截至昨日17时,厦门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961对,同比去年增加48%。其中,“全国通办”189对,占全市婚姻登记总量的20%,惠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当事人。
氛围感拉满
18对新人举行古礼婚典
▲18对新人举行古礼婚典。
却扇礼、传毡礼、沃盥礼、合卺礼……昨日上午,着一袭华美汉服,18对新人在集美新城举行的古礼婚典中,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言。“缘起鹭岛·情定集美”,集美区民政局为新人们精心筹划了一场古韵浓浓的集体颁证仪式,让中华千年婚俗文化与现代浪漫简约在此刻完美融合。
昨日早上7点,登记处就早早开门,给第一场集体颁证的新人化妆。“中午也没有休息,一直办到了下午。”工作人员悉心为他们打扮唐制婚服及妆造,把氛围感拉满。
新人们亲手签订婚书,以笔墨传递“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还体验了投壶等传统非遗游戏,并亲手调制香囊,将爱意与期许装入锦缎。“以传统婚俗为载体,融入新时代文明元素。”集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这场别具一格的集体颁证仪式,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婚俗改革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集美区昨日共为268对新人登记结婚,数据较去年“520”翻了整整一倍。
特别的集体颁证仪式
局长担任“爱的见证官”
◆集体颁发结婚证。
特别的集体颁证仪式,专业律师进行婚姻法律知识辅导,金婚夫妻分享他们50年风雨同舟的婚姻生活……
昨天上午,在思明区婚姻登记处,区科技和工信局(区审批管理局)、区民政局、区妇女联合会、区反家暴服务中心以及厦门市婚庆产业联合会联合主办“以爱之名 与你相约”主题活动,为新人们打造一场充满仪式感的领证之旅。
在这神圣的时刻,思明区民政局局长林超现场担任“爱的见证官”,带领新人代表们一同宣读《结婚誓词》,让他们在庄严的誓词中,铭记对彼此的承诺,对婚姻的责任。
一本本证书,是新人们爱情的见证,也是新生活的开始。区科工局副局长傅春芳、区妇联主席陈学颖为新人们颁发结婚证,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昨日,思明区共为188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对。
不少外地新人在厦领证
“一年前就准备‘520’领证”
“一年前我就准备好了,就想在‘520’这天领证。”昨日上午,王小姐和林先生一早就来到了集美区婚姻登记处,并成为当天第一对领证的新人。王小姐甜蜜地说:“‘520’领证,‘521’就是小满,寓意都特别美好。”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并且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后,让王小姐倍感便利:“揣着身份证就来了,结婚登记特别方便。”这对新人4年前在厦门相遇相知,幽默风趣的林先生让王小姐决定托付终身。
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520”,厦门各区婚姻登记处的预约号早早就被抢购一空。以集美区为例,5月20日、21日两日,分别在原有100个号基础上再“加号”,新增50个预约号,两日共计开放300个预约号,但仍然“供不应求”。
“还有新人特地从外地赶来我们这办理结婚登记,就是为了参加我们的传统古礼婚典。”集美区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说。
金婚夫妻分享婚姻生活感悟
两个人要互相谦让才能走得长久
▲何明珍、项昌诚。
两位“50后”老人何明珍、项昌诚,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昨天上午,这对金婚夫妻被请到思明区婚姻登记处,向前来领证的年轻人们分享他们50年风雨同舟的婚姻生活。“我俩都是下乡知青,在工厂上班时,他的妹妹和我住上下铺,给我们牵了红线。那时候他还在部队,我们只能通过书信联系,趁着他回乡探亲,才能见上一面。”何明珍回忆说。
相伴五十载,他们的爱情保鲜秘籍是什么?“两个人要互相谦让,才能走得长久。”项昌诚笑着说,“比如有的时候,她冲我发脾气,那我怎么办?我就在心里唱歌,让自己保持冷静,让她把不痛快发泄出来。看我服了,她就高兴了;她高兴了,我就高兴!”
婚姻是一场漫长的陪伴,在岁月长河中,两位老人历经风雨却始终相濡以沫,他们的故事是婚姻最美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