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李建朋 吴奕乔 文/图)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故事。
4月25日,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患者李某某却因一个突发情况遭遇了生命的重大考验。当天上午11时,他毫无征兆地突发大咯血,大量鲜血瞬间溢出口鼻,很快便出现了窒息和心脏骤停的危急情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家属心急如焚。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史捷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了抢救。她深知,大咯血窒息的死亡率极高,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在史捷的指挥下,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建立了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进行胸外按压和液体复苏。经过约两分钟的紧张抢救,患者的呼吸和心律终于恢复,但危机并未解除。
通过床旁支气管镜观察,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的左主支气管正在大量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史捷主任立即决定使用止血球囊堵塞左主支气管开口,以保障右主支气管及气管的通气。然而,负压吸引瓶吸出的约500ml鲜血表明,患者的出血情况远比想象中严重。史捷判断,患者左支气管动脉可能已经破裂,仅靠镜下止血已无法奏效,必须紧急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
但转运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巨大,患者随时可能因活动性出血而出现生命危险。面对这一艰难抉择,史捷主任向家属充分说明了利弊,并取得了家属的同意。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导管室等多个科室迅速联动,做好了转运和手术的各项准备。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全程陪同,使用转运呼吸机保护患者。到达介入手术室后,急救中心负责人岳黎明主任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昝雷主治医生迅速开展了血管介入手术,而史捷主任则带领冯怀东医师通过人工气道及气管镜等手段保证气道通畅。经过约1小时的紧张手术,医护人员成功地栓塞了患者左、右支气管动脉的破裂血管。
然而,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危机的解除。术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然很低,史捷主任迅速判断为血块堵塞大气道所致。他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将患者转移至支气管镜室,使用电子支气管镜清理气道内的血块。经过约半小时的紧张治疗,患者气道内的血块被全部清理干净,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的氧饱和度终于上升至正常水平。
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救治,患者李某某终于转危为安,于5月9日顺利出院,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边。出院时,家属激动地送来了锦旗,以表达对医护人员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赞誉。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这样的生死救援故事并不罕见,医院以急危重症救治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未来,医院将继续砥砺前行治流程,为更多危急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