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要有光和影,其中光最重要。旅拍也一样。可如今一些景区,最美的角落却被“黑旅拍”团队占满,不但挡住了游客的视线,也挡住了文明的光。5月18日,南京牛首山发布整治公告,对这些乱象明确说“不”:未经许可不准摆拍,不准带无人机、滑轨等器材进园,不准拉客扰民,不文明行为将联合执法、严查严管。牛首山这次出手整治,是时候让“见不得光”的行为退场了。
在牛首山旅拍的游客 朱君贤摄
去景区拍照,本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但最近几年,不少游客在南京热门景点碰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三脚架、反光板、大灯架一字排开,摄影师组团霸占最佳机位,盗图揽客,甚至对普通游客恶语相向,拉客强拍、收费不明,照片还可能粗制滥造、投诉无门。
这不是个例,而是成了某些“黑旅拍”摄影师的惯用套路。这些摄影师言行举止是否守规矩,本身就代表着城市的气质和行业的底色。如果一边拍照一边占位吵闹,甚至翻越护栏、破坏花草树木、辱骂游客,那再美的画面也会变味。
南京不只有牛首山的游客是“受害者”。明孝陵的腊梅红墙、颐和路的歪脖子树、中山陵的梧桐大道……几乎所有游客聚集地都遭遇过旅拍团队扎堆、游客让道的尴尬。而像夜宵“鬼市”这样的摊点也常因噪音大、堵路、乱扔垃圾而引起周边居民不满——原本此类“地摊经济”是活跃消费的“烟火气”,可一旦失控,也会变成扰民的“怨气”。
地摊经济可以有,人情味可以有,但规矩不能没有。牛首山的做法,是在划清底线,让景区回归共享的本质——风景是大家的,不是少数人“搭台卖拍”的地盘。
如果拍照拍得好,也守规矩、讲礼貌,那摄影师本身就能成为一道美景。反之,一旦不顾秩序、影响他人,那便成了别人照片里的“马赛克”。愿意做别人照片里的美景还是马赛克,旅拍摄影师们该做选择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朱君贤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