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同志,你们别拍卖我房屋,我现在就把钱转给他。”近日,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通过法律威慑,促使被执行人认识到抗拒执行的严重后果,当即履行案款给付义务。
2021年,雷某因购买到“三无”过期茶叶,将巫溪某茶行诉至巫溪县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巫溪某茶行赔偿雷某5.39万元。
拿到判决,茶行不服上诉至市二中法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分期退赔4.85万元”的和解协议。然而,该茶行却未按照调解协议履行给付义务。
后来,雷某向巫溪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在首次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组织双方再次达成了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并依法查封茶行经营者杜某名下房产。茶行在给付第一期案款后,又再次拒绝履行剩下的2万余元案款。
今年1月,雷某申请恢复执行,要求拍卖杜某名下房产。执行干警在恢复立案后立即启动总对总、点对点查询,但除已查封的房屋外,未查询到杜某其他财产,遂数次通过电话督促茶行履行义务。杜某每次都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履行,并拒不到院接受财产调查。
由于案涉标的较小,若拍卖房产,将会使得杜某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更会使得杜某一家老小居无定所,但不对房屋进行拍卖又会使得申请人权利无法兑现,案件陷入到了“执行标的与房产价值悬殊”的困境中。
面对僵局,执行干警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决定采取“攻心”为主,以劝解的方式督促杜某履行法定义务。
因杜某长期规避执行,了解到茶行一直处于正常经营过程中,执行干警遂多次前往茶行寻找杜某,最终在茶行内找到杜某将其传唤至法院。
随后,执行干警发现杜某手机微信每年都有超三十万的流水,具备一定履行能力,而杜某一直拒不履行案款给付义务,主要是因为其存在抗拒执行心理,于是执行干警便向杜某细算经济账、信用账、法律账。
“为了这2万余元,给多年经营的公司以及自己和家人带来这样的困局,这三笔账你看是否划算?”听了执行干警的一番话,杜某受到触动陷入了沉思。
见杜某态度明显变好,执行干警立即趁热打铁,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雷某体谅你们茶行不易,愿意多次宽限茶行还款期限,导致整个案件历经长达四年之久,而茶行却还不主动履行案款,这在情理上也说不过去。”执行干警同时也引导雷某理解杜某经营困境、资金流动困难等情况。最终双方以1.6万元达成执行和解。
为表诚意,杜某当场支付完毕案款,案件圆满执结。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通讯员 谌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