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和芬太尼问题提问。林剑表示,关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消息。关于芬太尼问题,中方已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芬太尼(资料图)
对此,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0%,最终加剧了大萧条;日本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经济陷入“失去的数十年”。正所谓“割肉饲狼只会让霸权得寸进尺”,欧盟和越南的的遭遇,就印证了这一点,即便此前妥协换取钢铝关税豁免,特朗普仍在2025年恢复征税,欧盟被迫启动报复措施。同时越南呢,提出零关税对美作出巨大让步,但美国的回应却是:这远远不够。
特朗普在4月上旬曾放风称“中美很快达成协议”,但现实是,中方根本没和他谈。中国外交部早就明确,谈判的前提是美国必须先取消单边加征的关税,展现诚意。但特朗普一边喊着谈判,一边继续制裁,5月2日取消小额关税豁免。这种“边打边谈”的把戏,中国见多了,根本不吃这套。更重要的是,中国手里有牌。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5.2%,美国却是负增长。中国对美出口虽然受影响,但东南亚、拉美、中东市场迅速补位。特朗普以为贸易战能打垮中国,结果中国产业链韧性反而更强。
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被检出“不符合中国质检标准”。这些“软刀子”让美国商界叫苦不迭,3000家企业联名致信白宫:“继续对抗将让美国损失900亿美元GDP。”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开始“起义”。沃尔玛货架上,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2%,而越南、墨西哥代工的同类产品销量激增40%。亚马逊数据显示,中国产电动工具搜索量下降65%,德国博世和日本牧田的产品则占据热销榜前两位,华尔街的资本流动更说明问题。
中国芯片(资料图)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方打压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措施提问。对此,林剑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无端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严重违反市场规则,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接受。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错误行径,停止对中国科技企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无底线打压。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要求国际机构不得将贷款放给在哥伦比亚境内展开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此举显然就是要破坏中国和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合作的前景。而且,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近日谈及中国时也改变了对华称呼,在鲁比奥的口中中国已经从“敌人”变成了“挑战”,看来,特朗普也明白,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少,但两国必须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特朗普(资料图)
美方如果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抹黑推责,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对话。显然,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人往往在接近胜利的时候才会暴露本性,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美国想要的会在之后的90天内慢慢表露,更多的牌也会在这90天逐步摆上台面,现在还不到中方放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