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声明的墨迹还没干,特朗普就给中国下了最后通牒。
90天,要么签协议,要么加征关税,而中国现在只剩下84天时间了。
特朗普想逼中国就范,可就在他放狠话时,美国的信用评级又遭下调。
这一来二去,头疼的还是特朗普。
美国信用等级下跌意味着什么?特朗普的威胁究竟还能唬得住谁?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没多久,特朗普就变脸,对中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他宣布,如果90天内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
而现在,留给中国只剩84天时间。
加税
那么,为啥特朗普这么着急翻脸?其实说白了就是要面子。
特朗普上台时,树立的是“强硬”形象,承诺贸易战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和就业。
如今,他却跟中国达成了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
他害怕支持者觉得自己“认怂”,只能靠“最后通牒”来挽回一下“强硬”形象。
此外,美国现在的经济压力也不小,国债高企、通胀严峻,老百姓叫苦不迭。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急需一个转移国内注意力的靶子。
特朗普
就在特朗普“威胁”中国的时候,美国财长贝森特也没闲着。
他代表特朗普向其他18个国家发出警告,让它们必须拿出“诚心”来谈判。
否则90天关税暂缓期一过,美国就会让关税重回4月2日的水平。
贝森特
相对于中国,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可就是实打实的了。
毕竟这些国家不是中国,没有那么大的经济体量和谈判筹码。
通过设置时间期限,美国可以给这些国家制造压力,逼它们就范。
特朗普
由此可见,美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中已经失去耐心了。
毕竟它此前给这些国家的关税暂缓期已经过去一半,但谈判进展却令美国大失所望。
除了英国这个“乖学生”主动交了作业,其他国家似乎都在观望。
斯塔默、特朗普
按照目前的节奏,这场谈判怕是要拖到猴年马月。
为什么各国都不着急?这还得从特朗普的“前科”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国的拖延政策
自2月份,特朗普重回白宫,他就开始对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国家挥舞关税大棒。
嘴上说着让它们“吃不了兜着走”,结果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还是给了暂缓期。
紧接着,两个月后,他又对一大群国家放狠话,最后仍给了90天缓冲。
特朗普
这一来二去,各国都觉得,特朗普的威胁,听听就好,真较真反倒上当。
除此之外,各国还有个共同心理,谁也不想当第一个服软的。
反正90天期限还早,等等看特朗普会不会又来个“续集”。
特朗普
而英国之所以这么痛快,主要还是因为它面临的关税压力并不大。
但真正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中国谈判带来的“连锁反应”。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后,其他国家仿佛吃了定心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本唯唯诺诺的日本突然硬气起来,欧盟也开始跟美国讨价还价。
就连一向站在美国这边的印度,这会儿也学会了耍小聪明。
这些国家心里都打着同一个算盘:既然中国能让美国让步,凭什么我们不行?
贝森特
这种态度让特朗普既恼火又担心。
如果这些国家真的打算效仿中国的谈判策略,那接下来的日子可有得熬了。
毕竟中美谈判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是每个国家都来这么一出,别说90天了,900天都不够。
特朗普
而在谈判桌上,最着急的那个人往往会吃亏。
各国都在打持久战,特朗普越是表现出急躁,这些国家就越是稳如泰山。
面对各国的“拖字诀”,特朗普想出了个新招:干脆不谈了,直接发信函定关税。
特朗普
美国“新招”受阻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这些国家还能翻了天不成?
既然谈判这么费劲,那就单方面宣布关税税率,爱接受不接受。
特朗普这招“快刀斩乱麻”确实有两大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能提高效率,省得跟每个国家都耗着,拖到年底还没个结果。
另外就是减轻特朗普工作量,能让他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
但这个“新招”刚出炉就遇到了大麻烦。
穆迪
5月16日,美国信贷机构穆迪,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到了Aa1。
这一记当头棒喝,打得特朗普措手不及,毕竟在此之前美国一直是“信用满分”选手。
可美国的主权信用被降级,也是有迹可循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的国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财政赤字控制形同虚设,债务上限的争议一茬接一茬。
特朗普的决策风格又很任性,今天说东明天说西,政策毫无连续性可言。
这种情况下,信用降级也是迟早的事,但这降级消息一出,给美国带来的麻烦可不小。
特朗普
评级下调会让投资者觉得美国国债风险升级,为了稳定债主,美国必将提升国债收益率。
这就进一步加重了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与此同时,受信用降级影响,标普500和纳指期货盘后下跌0.4%。
美元
不仅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美国老百姓的房贷、车贷、信用卡利率都会上升。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元的“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削弱了国际贸易谈判的底气。
这些问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特朗普再实行“信函战术”就显得有点色厉内荏了。
特朗普
如果那些收到警告信的国家集体说“不”,特朗普该怎么办?
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玩得有点过火了。
他坚持的“美国优先”立场,看似强硬,实则是在给谈判设置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他继续固守“美国优先”,不管再谈多久,都不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毕竟国际贸易不是企业并购,威胁和强压不是万能的法宝。
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下,单边主义已经不吃香了。
特朗普
结语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频频使出“最后通牒”“信函战术”等手段,试图以强硬姿态逼各国就范,然而信用降级、各国“拖字诀”等使其陷入僵局。这充分表明,在当今全球化格局下,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唯有平等对话、合作共赢才是国际贸易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