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自然是很爽的,睥睨天下、俯仰众生嘛!但是一个傀儡皇帝可能不一样了,那基本上跟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样,不光不威风,还有可能随时要挨打。所以,大家要明白,权力其实和实力是需要互为支撑的。

历史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其实一开始就是被当成一个傀儡给扶持上去的,军功集团希望他能安分守己当个好好先生,刘姓王爷则是一门心思想找机会取而代之。汉文帝面临的这种困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个以弱胜强的死局。



但是,福缘深厚的汉文帝还是逐步地破解了这个困局。这里面有汉文帝足够冷静、理智、成熟和温和的因素在里面,但要说汉文帝破局的头号功臣,那还是非贾谊莫属。

贾谊这个杰出的政治天才一生给汉文帝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帮汉文帝解决了很多头疼的问题。今天咱们拣“列侯之国”和“众建诸侯少其力”两个金点子,来说说贾谊这个问题解决专家有多么厉害。



众所周知,汉文帝的皇位不是爹妈传给他的,也不是他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而是被平定诸吕之乱的军功集团公选上去的。这就导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汉文帝一开始就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他就跟我们现在的品牌代言人一样,看着风光无限,但其实不过是资本方重金雇用的摆设而已。

打个比方吧,汉文帝虽然是大汉王朝的男一,但幕后投资人、导演和编剧都是以周勃为代表的军功集团,要是你汉文帝折腾太过头了,人家军功集团是有能力重新换角的。这种事情,大家在某圈应该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咱不是教大家学坏哈,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不要用利益去考验人性。军功集团如果核心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了,前面可以全面倒吕,后面也是完全可以如出一辙地推翻汉文帝的。就像后面霍光废刘贺那样就可以了嘛!



在这里也想多跟朋友们聊两句,当我们身处权力和利益支配位置的时候,一定要像汉文帝一样保持冷静和清醒,要结合自己的处境和实力去把握好分寸。要知道,自然界中的捕食,狮子搏兔只是极少见的降维打击,大多数都是要经过反复的试探去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然后扬长避短地占据先机和优势的。

人活着,就得有一定的觉悟。再有想法的孩子在未满十八岁之前,基本上都是斗不过父母的。因为你要花父母的钱,要吃父母的米,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你能翻天吗?所以,优秀的孩子从来都是懂得合理地接受父母的管教和约束的,是懂得利用恰到好处地顺从父母去汲取更多的营养和支持的。

又菜又爱玩、又弱又不服的事情,咱们一定要少干,甚至尽量不干!



咱是宠粉的,所以继续大致介绍扮猪吃老虎的基本步骤哈!

第一步,要正视“自己是猪,别人是老虎”的问题。不要愤怒于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要尽量保证自己不被吃,要觉得自己暂时有口汤喝就很不错了。很多人的基础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行为逻辑也是不一样的,要懂得以时间换空间的道理。

第二步,要坚决守住自己的底线,包括利益底线和人格底线。其实大家要明白,小人和恶人对你的侵犯就是带有试探性的,只要你让他们的得寸进尺成本极低、阻力极小,那你在他们心目中就不会有任何分量。他们永远会无止境地去突破你的底线。所以大家要向汉文帝学习,我知道我这个皇帝很大程度就是个摆设,但是最起码的天子威严和切身利益,你们还是得给我留着。

第三步,要学会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咱讲过三方博弈的游戏规则,永远要懂得老二联合老三去对抗老大的道理,但凡老二和老三各自为战甚至拔刀相向了,那基本上就完犊子了。汉文帝上位后为什么会对跟他有竞争关系的刘姓王爷那么礼遇?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第四步,要懂得跟时间交朋友。你要学会利用时间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强,把对方消耗得越来越弱。要像汉文帝一样主动跟军功集团示好、示弱,要让你的最强敌人感觉生活很舒服、很满意。然后慢慢地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去发力、破局,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汉文帝以人畜无害的姿势稳住局面之后,其实他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他的权力障碍依然存在,那就是如何摆脱军功集团对他权力的制约!

汉文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非常高明地引进外力破了这个局。朝堂内外都是你们军功集团的人,但我毕竟是皇帝,我选几个顺心顺手的人到身边来陪伴我,这总问题不大吧?所以,汉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两端夹击中间”的做局高手。没错!汉文帝就是底层选士的破局大师。贾谊、晁错等西汉名臣都是汉文帝以这种方式选拔上去的。

说句题外话,后世的康熙扳倒鳌拜,其实就是用的汉文帝这一招。



汉文帝这一招“穷则变,变则通”最大收获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名叫贾谊的人。他给汉文帝提供了两个著名的金点子“列侯之国”和“众建诸侯少其力”,立竿见影地帮汉文帝温水煮青蛙地解决了心腹大患。

贾谊是何许人也?西汉最终能成功转型的总设计师、汉文帝身边最高水平的顾问,也是时至今日,当我们遇到了权力障碍,想要破解困局时,不得不认真借鉴的牛人。这位同志,堪称汉文帝身边的张良,怎么夸都不过分。更恐怖的是,他还是后世诸葛亮那样的全才,从经济到民生、从司法到国防,就没有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

关于贾谊,后面还会安排几篇文章来介绍他这个人、解读他的《治安策》,这里就集中笔力先来聊一聊他的两个金点子吧。



贾谊的第一个金点子叫“列侯之国”,具体内容如下:

汉文帝二年冬十月,下诏:“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干余,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违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也无由教训其民。”所以,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核心意思是什么呢?军功大臣不是很多都封侯了吗?封侯了就有自己固定的封地呀,所以请你们这些侯爷赶紧都回到自己封地上去,因为你们要对你们的封地和子民负责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吧!现在你们这些侯爷都待在长安,吃穿用度等费用还要从封地快递过来,这不是劳民伤财、增加不必要的浪费吗?所以,都回去各自站好各自的岗位吧!如果确实因为在中央挂职不能抽身,也要派自己的接班人去管理自己的封地。



很多朋友看不出这一招的高明之处,反而觉得这是放虎归山的昏招。因为当年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就是每灭一国就把这国的王公鬼族弄到咸阳或者周围监控起来嘛,怎么能放任他们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野蛮发展呢?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还记得李斯的《谏逐客书》吗?为什么有人跟秦王嬴政提出要把各国客卿遣回原籍,李斯就急眼了呢?利益和风险永远都是成正比的嘛!风险越大的地方,利益浓度往往也就越高。待在京城在信息、圈子方面的利好,不是山高水长的地方比得上的。

所以,大家明白了没有?要赚什么钱,就一定要挤进相对应的核心圈子,只要你在那个核心圈子待的时间足够久,总会有一些意外惊喜会降临到你头上的。



贾谊的“列侯之国”妙在哪里呢?妙在它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给你们裂土封侯,但是你们不去打理自己的产业,这说得过去吗?给你们划一块地盘,你们要花心思去管好呀!你们怎么寅吃卯粮,让你们封地的产值送到京城来消费呢?所以,让你们去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是为你们好,你们没办法拒绝。

那么,贾谊的“列侯之国”究竟有什么杀伤力呢?这个就需要大家去明白一下问题了。

军功集团为什么会被称为集团?什么是集团?集团就是通过各种利益纽带把各个利益单元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然后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网络结构呗!他们之中的成员可以通过快速、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益捆绑形成一个稳如磐石的规模化组织。



其实,一般地,领导并不会害怕下属之中有一两个刺头,但都比较担心下属抱成一团。刺头总能找机会名正言顺地收拾了,但如果下属抱成一团,则会有一个法不责众的问题,你不一定弄得过他们,就算弄得过他们,也不能随意把他们都清除了。

军功集团本来就算是一帮老兄弟,也是一群命运共同体。天下承平已久,这帮勋贵在京城扎堆。他们会干什么?联姻加聚会、信息共享和利益输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集团了。

举个例子,张三的儿子娶了李四的女儿,又把女儿嫁给了王五的儿子;然后李四的儿子又娶赵六的女儿,再把女儿嫁给冯七的儿子……最后大家会发现,这帮勋贵全特么是自家亲戚。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亲戚之间怎么进行利益交换呢?销售部我说了算,你家小子快来干个销售经理吧;企管部你说了算,我就把我家闺女送过去当个主管;市场部的老大是我连襟;技术部的老大是我老表……最后会变成哪哪的核心岗位都是自家亲戚。



这帮掌握核心信息和关键权力的“自家人”扎堆在一个小圈子里,导致帝国许多的高级别信息毫无保密性可言,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这帮人马上就能无差别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并能迅速地调动资源做出应对。

比如大家还记得军功集团为什么能迅速平定“诸吕之乱”吗?不就是军工集团总能快速地针对吕家去调动人员和资源吗?宫中、军中到处都有我的人,一声令下、各自行动、密切配合、一招制敌。

所以大家要继续去思考,为什么那些侯爷不愿意去自己的封地当土皇帝,而要在京城扎堆?因为那个年代交通和通讯都不怎么发达,都离开了京城,他们的关系网、信息网就被割裂了。

也举个例子哈!你家封在湖南,你亲家封在东北,你们两家在当时怎么去进行信息互通和利益互补?



利益集团一般都具备“信息集中、资源集中、利益集中、关系集中”这几个要素。没有这几个要素,他们也一般就是睁眼瞎。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能够明白贾谊的“列侯之国”的威力了,就是帮你们军功集团化整为零嘛!你们都给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看你们怎么没事就坐在一起喝茶、散步?看你们还怎么互通有无?看你们还怎么跨越所谓的信息差?把你们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单元,不信你们还能各种无缝衔接,就一个各个击破就要玩死你们。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信息差、信息差、信息差!只要你这个人有信息障碍,就一定会有被人琢磨出弱点来的。



另外,贾谊的“列侯之国”还削弱了诸侯之间的情感枢纽,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了,两家往来就不会那么便利了,感情自然也会淡了许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思也就不会很强烈了。这个不需要过多解释,远门亲戚、没有往来的亲戚,一般感情都不会很深。

小结一下,贾谊的“列侯之国”就是一种“打散思维”,我作为一个领导,我没办法短时间内改变80%的人不认可我,但我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个80%的人各过各的。

“列侯之国”的效果有多好呢?在此之前,汉文帝每次散朝都要对周勃行“目送之”的注目礼,但把周勃赶回封地之后,周勃就跟个精神病一样,只要有代表中央的人来了,就怀疑人家是来杀他的,“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最后被人举报谋反了,锒铛入狱了,花钱消灾了……

“列侯之国”的原理,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也很常见。比如不能串供、要及时解散等等。



贾谊给汉文帝提的第二个金点子就是“众建诸侯少其力”,这个金点子其实意思非常清晰,就是后世著名的“推恩令”的原型。所以,在这里不会花太多的笔墨来介绍它,等到介绍“推恩令”的时候再详细来说道说道。

简单地说一下吧。其实所谓的“众建诸侯少其力”就是在流失的利益总量前提下,把利益板块尽可能剁碎,实际上是对“列侯之国”的一种补充。“列侯之国”是瓦解整个军功集团的抱团,“众建诸侯少其力”则是进一步削弱单个诸侯的个体实力。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帮诸侯分家。核心意思就是把一个千万级的账户分成一百个10万级的账户。

大家如果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去看看《让子弹飞一会》,姜文饰演的县长可以允许鹅县有一百个小黄四郎,但唯独不能允许鹅县只有一个黄四郎。

在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消除顶端优势”,朋友们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后,咱们要简单总结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领导,该怎么样去破解自己的困境?还是标准的“三步走”吧:

第一步,一定要恪守本分,不能让人有主动攻击你的理由。你完全可以气定神闲地一边喝茶看报,一边招兵买马,研究关系、招揽人才、寻找方案,时间就是你的机会。

第二步,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去打明牌,给厨子切菜一样,先把自己要煮的菜切碎吧,碎的不更人容易熟吗?

第三步,逐步弱化、各个击破。打不了十个的时候,就先打一个嘛!一个打完了,再打另一个嘛!如此下来,你都不需要把十个都打完,打了几个,其余的都对你服服帖帖了。

哀民生之多艰!也不知道通过这样一篇文章,大家能领悟到多少管理之道和处世之要?能从历史之中找到可以用来改造和服务我们的现实工作和生活的营养……但一切随缘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