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重新建国以后,曾提出过修筑自己陵墓的要求,要求可以概括为俩字——简朴。



那么富有四海的大汉天子,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后事,要那么抠抠搜搜呢?

据相关记载显示,刘秀当年曾目睹了赤眉军掘墓后的汉武帝陵寝,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武帝的陵寝不光修筑的宏伟,里面的陪葬品更是不可计数,史载“不复容物”。

另据记载,当年不光汉武帝的陵寝被人挖掘,很多西汉皇帝的陵可能都被动过,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汉文帝的陵。

那么汉文帝的陵为啥没人动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汉文帝的陵墓都不能说是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简陋,里面基本没啥值钱的东西,你要是安排人挖,可能挖出来的东西,都不够工时费。

有鉴于此,刘秀就打算向汉文帝看齐,把自己的陵寝搞简朴一点,以防未来被想要发财的人给掘了。

那么汉文帝当年又是怎么想的,非要给自己弄那么个简陋的陵墓呢?

其实熟悉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汉文帝不光是在给自己修陵寝的时候抠抠索索,只要在和他自身相关的事上,他就没有不抠索的,除了他本人抠索以外,他对他宠爱的女人,也要求走简朴路线。

不过除此之外,汉武帝可是非常舍得花钱的,刘邦建立大汉之除,国家的农业是十五税一,这个税已经不能算高,但是汉文帝继位以后,曾把这个税调整为三十税一,后来干脆免除了所有的田租,除了农业相关税被降低、减免,就连人头税,汉文帝也曾动过刀子。

税收降低的同时,汉文帝又想办法增加百姓的福利,据有些文献记载,汉文帝自己常年穿一身相对普通道的朝服,和一双草鞋上朝,但是却规定,朝廷要供养一定年龄的老人,还要给年龄大的老人发放衣物,这些衣物的材料中甚至包含绸缎。

除此之外,汉文帝还有很多节制自己花费,却让百姓得实惠的措施,因此就有人认为,汉文帝当年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汉初执行的是黄老之术,简而言之,就是朝廷给国家留足休养生息的空间。

从汉武帝继位时,国富民强的结果来看,似乎这种判断就是正解,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可能呢?

其实还是有的。

大汉朝不是老刘家自己建立起来的,是以刘邦这个大领导为核心的军功集团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大汉建立之初,“深明事理”的刘邦先是设立了异姓王和他一起治国,后来虽然异姓王被收拾了,但是规模更庞大的诸侯,以及诸侯背后的军功集团却还在。

汉文帝之所以能上位,就是因为军功集团扳倒了想侵占军功集团的吕家,然后没人好捧,这才把时任代王道德汉文帝给捧了起来。

汉文帝在位期间,军功集团的权力,虽然有被慢慢回收回朝廷,但是汉文帝一直没法改变诸侯自治的格局,因此当时的皇权,是很难约束地方上的诸侯的,这其中就包括各种税收。

占大头的税收收不上来,中央朝廷就没钱,中央朝廷没有钱,你怎么养兵,怎么培养自己的势力,怎么和那些诸侯们争抢利益。

为了夺回那些权益,汉文帝做了很多事,向百姓示好,拉拢民心这种事,自然不必多说,一向以节俭著称的汉文帝,甚至捧起了一个宠臣,这个宠臣叫邓通,汉文帝曾经给他采矿权,甚至还允许他造钱,当然汉文帝还给了他不菲的启动资金。

这从表面上看,似乎汉文帝这事做的有问题,但是如果你能想到,汉文帝这是在玩一场针对诸侯的货币战争,可能你就能理解更多了。

而仅从邓通的事上,我们就能看出,汉文帝的节俭,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百姓休养生息,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等,我们更能得出那个答案,汉文帝的节俭,其实是逼出来的,而刘秀当年之所以效仿汉文帝,效仿的又真只是勤俭节约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