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田亚南)5月的宜君,芍药花肆意盛放,槐花香悠悠飘荡,处处绿意盎然,满是夏日的生机。

近年来,宜君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招商引资,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宜君的“绿色家底”释放出双重价值。夏季平均气温19℃,森林覆盖率超5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良好的资源优势不仅适合游客避暑休闲,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理想条件。

4月以来,全县上下抢抓管护黄金期,针对低温冻害开展补救措施。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加强水肥管理、冻后复剪和病虫害防治,帮助树体恢复元气。目前,全县15.1万亩核桃林已全面进入夏季管护阶段,通过“换良种、巧施肥、细间作”等六项关键技术,促进核桃产量和质量提高。

如果说田间地头是生态产业的“第一车间”,那么彭镇工业园区则是宜君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的“加速器”。沿着包茂高速驶入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陕西老蜂农药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6000瓶/小时的蜂蜜水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纯净的山泉水与当地槐花蜜在管道中交融,经过无菌灌装后,贴着“彭祖蜜”标签的天然蜂蜜水整齐码放,即将发往全国全世界各大商超。陕西老蜂农集团不仅打造了蜜蜂文化博览馆和户外研学区,更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直接带动10个村集体、500户农户参与养蜂,预计今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们的蜂蜜水不添加任何人工甜味剂,原料来自全县1万多箱中华蜂采集的200多种中药材花蜜。”公司董事长陈明涛介绍,依托彭祖养生文化,产品还融入“药食同源”理念,成为文旅市场的爆款。4月24日,县电商协会组织本土主播走进生产基地直播带货,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让深山蜜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除了舌尖上的“甜蜜经济”,宜君的山水间还藏着“行走的课堂”。宜君县的“药谷奇遇记”研学游持续升温,孩子们跟着农科院专家辨认黄芩、柴胡等中药材:“这些都是宜君的‘山珍’,既能入药,又能观赏。”据悉,当地已将200余种野生中药材转化为文旅资源,推出中医药康养路线,2024年已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如今的宜君,处处都是“生态生意经”。山上的树成了“绿色银行”,田里的果变成“致富密码”,连空气都成了“吸金法宝”。当地人都说:“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抱住了金饭碗。” 这座藏在绿意里的小城,正用生态的魔法,把日子过得比槐花蜜还甜,这正是“两山论”在黄土高原上的生动实践。

编辑:杨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