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坚持党政同责,建立了“书记挂帅、领导带头、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全市7900多名干部包保4.8万多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宜昌市食品药品安全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深化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监测范围和监测品种全覆盖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原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从2001年起陆续在全省各地市州设立了34个监测点,宜昌市2002年作为第二批9个监测点之一加入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作为监测网点,宜昌结合近年的监测情况和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制定监测方案。“监测内容包括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以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等3个方面,监测类别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禁用药物、有机污染物、元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病毒、致病菌和寄生虫等内容。食品类别包括水产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米面制品、乳与乳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茶叶、水果、蛋类、调味品、学校食品等。”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马蓓蓓说。

自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来,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食品样品近2万份,检测近14万项次,上报国家监测数据超20万条,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标准制(修)订和地方食品标准制(修)订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宜昌已实现监测范围全覆盖、监测品种全覆盖,改变了过去抽样仅面向企业、合作社的现象,向所有建档立卡主体、农户延伸。2024年全市共完成定量检测7073批次,常规药物快速检测99116批次,市级例行检测合格率99.9%。

同时,宜昌树立“检出问题是成绩、消除隐患是政绩”的理念,紧盯主导产业、风险隐患和重点区域,加大专项监测频次。2024年对“三棵菜”(豇豆、芹菜、韭菜)、“六条鱼”(鲫鱼、鳊鱼、大口黑鲈、乌鳢、黄鳝、牛蛙)开展专项监测167批次,对发现的风险隐患持续追踪监测、排查问题、督促整改。

“通过近23年的监测工作,基本掌握了宜昌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状况、常见食品污染物的来源、污染原因与污染物变化趋势,建立了宜昌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库,对有效控制宜昌市食品污染物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马蓓蓓说,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工作,极大提高了宜昌市食品检验能力,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人员技术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员正在检测农产品。

建成一批安全稳定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宜昌着力完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在严防源头风险上,今年全市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41295张,带证销售农产品7.53万吨。推广应用国家、省级、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注册农业企业(合作社)3671家,纳入监管的农户883家。

出台《宜昌市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对全市2903家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同时,宜昌纵深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在农资市场整治方面,2024年春季对11个县市区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检查农资企业和门店212家,发现问题线索83条,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6份,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违法犯罪,公安、法院、检察院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持续保持打击食品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开展“雷火”和“昆仑”专项行动,落实“处罚到人”,深入推进打击食品领域“两超一非”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犯罪问题。

宜昌持续筑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农产品网格化四级监管体系,14个县(市、区)、86个乡镇、1322个村(社区)均有农安“明白人”。加强食品公共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全市共有食品公共检验检测机构6家。加快基层市场监管所智能快检室建设,全市102个市场监管所可检测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250多项指标。

此外,宜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聘请100名社会监督员、邀请300名志愿者开展监督评价,聘请48名外卖小哥为外卖餐饮监督员,激发多元力量参与社会监督。

深化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宜昌市亮点频出,反餐饮浪费、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城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中获得好评。

枝江市、当阳市、宜都市等被命名为省级食品安全县(市),“枝滋有味”“一致魔芋”“安琪酵母”等品牌发展壮大,建成枝江安福寺果蔬食品工业园等7个专业化园区,催生了宜都土老憨等一批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安琪、稻花香、枝江酒业等一批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安全稳定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0期、5月12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