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战役正是开始,而华野的首个目标就是将黄百韬兵团拿下,不过在华野将黄百韬的部队围困在了碾庄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这支部队可是拼死抵抗,这让华野迟迟没有进展。而粟裕则非常着急,因为之前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粟裕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一定能够将黄百韬的部队消灭,可是事情进展到了一半,却有点出乎意料了,那么这场战斗到底好不好打呢?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拉开帷幕,在这之前粟裕就给华野制定了作战第一阶段的目标,那就是消灭黄百韬兵团,这样也是能够断了蒋介石在徐州的右臂。当时黄百韬的部队已经从新安镇撤到了碾庄,不过这个地方属于易守难攻的,可是粟裕却有信心想要在这里解决掉黄百韬。可是战事进行的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而这也让粟裕急的旧病复发,而他为了战斗,也不得不带病继续指挥。

黄百韬部队所在的碾庄可真的不简单,因为这里四面环水,地势比较平坦,村落之间还有突出的土堤。而且每个村落就如同碉堡,还能够相互联系,这也是黄百韬让人挖的战壕,将这几个村落给连接起来,方便作战。



可以说碾庄就像是铜墙铁壁,不仅有碉堡,还有暗堡,甚至火炮也集中起来,只要我军靠近,就会有密集的炮火向我军而来。其实这也是黄百韬想要利用自己的防御工事,来抵挡我军的进攻,从而等待国军的救援。

粟裕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佩服黄百韬,这是将孙子兵法给活学活用了,他也明白这场战斗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这样也能够减少我军的损失。虽然华野部队很快就包围了黄百韬,然而想要吃掉这支部队真的不容易啊!



原本粟裕以为黄百韬部队就属于杂牌军,作战能力肯定没有多强,哪知道这支部队不仅作战素质高,就连武器装备也都是比较先进的,这也就增加了我军进攻难度。冲锋的部队都被打退,这也让粟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也让粟裕意识到了,他们需要换战术了,于是就赶紧召集团级干部开会,并且还提出了蚕食战术,也就是将敌人外围的兵力一点点消灭,要找弱点下手,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敌人的防线。

在指挥部里,粟裕用沙哑的声音下达了作战命令,先打敌人的弱点,再打强,44军与100军要先吃掉。为了能够实行这个战术,华野的战士们也在不眠不休的挖战壕,目的就是能够更加靠近敌人的阵地,所以每消灭敌人的一个炮点,还有一个碉堡,都是我军鲜血换来的。



虽然这样的消息传来让粟裕非常的心痛,不过他却知道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一定要赢得最后的胜利,不能让战士们的鲜血白流。而黄百韬这里的防线非常坚固,可是敌人的士气却发生了动摇,尤其是前线传来挡不住,请求撤退的消息,也让黄百韬知道,这场战斗他们是赢不了了,所以就算是非常不忍心,也必须坚持。



11月19日是对碾庄发动总攻的日子,数千门火炮对着碾庄呼啸而来,解放军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敌人的阵地冲锋而去,很快敌人的阵地被我军一个个占领,碾庄就成为了火海,黄百韬所在的指挥部也被我军攻克了,于是黄百韬就带着部队突围,最后也没有成功,死在了战场上。华野虽然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却也付出不小的代价,也有五万多人死亡。对于这场战斗,粟裕也做了总结,说他低估了黄百韬部队的实力,才让华野这么大的损失,他也从中吸取了教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