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婉清 美编/柳晴雪 出品/网界
5月17日,上海将迎来一场特殊的电竞赛事——虎牙自制赛事“传奇杯S3”总决赛。
这场比赛的亮点不仅是中韩战队的巅峰对决,更在于一位“非人类解说员”全程参与:虎牙推出的行业首个全场景观赛AI智能体“虎小Ai”。它能预判战术、玩梗互动,甚至让30万条弹幕中17%的内容围绕它展开讨论。
这场技术实验背后,折射出虎牙在行业寒冬中的突围逻辑——用战略转型的“组合拳”,在游戏直播的红海中凿出一条新航道。
01
从“打赏依赖”到生态共生
“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总收入实现了同比企稳和环比上升,达到15.1亿元。这得益于虎牙公司战略转型的稳步执行,推动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52.1%,达到3.7亿元,该板块的总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6.2%增至24.6%。”虎牙联席CEO黄俊洪在财报电话会中的这句话,揭开了业务转型的底层逻辑。
过去,直播打赏是虎牙的“现金牛”,但单一模式的脆弱性在行业增速放缓时暴露无遗。
如今,虎牙正将直播生态转化为商业化的“接口”:游戏分发流水同比翻倍,《和平精英》《英雄联盟手游》等春节期间的分发流水环比增长超50%;道具售卖GMV创历史新高,甚至社区板块成为《王者荣耀》皮肤售卖的第二大渠道。
这种转变的本质,是从“流量贩子”升级为“游戏产业服务商”。虎牙不再只做观众与主播的“中间商”,而是通过数据洞察将高价值用户反哺给游戏厂商,形成“直播引流—用户转化—分成盈利”的闭环。
02
在东南亚复制“中国模式”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们通过公司旗下的国际移动应用服务平台等海外业务,开始积极探索提升在海外市场中的与游戏相关的商业化能力,海外游戏相关服务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实现环比数倍增长。”黄俊洪透露的这一数据,或许比财报本身更值得玩味。
虎牙的出海策略充满“中国智慧”:将国内验证过的“直播+分发+道具”组合拳,精准投放到东南亚市场。与《PUBG MOBILE》《王者荣耀》等50余款游戏合作,联动当地主播打造“本土化推广”,甚至尝试区域独代模式。
这种打法避开了与Twitch、YouTube的正面竞争,相当于把义乌小商品模式搬到了数字领域——薄利多销,但规模惊人。
03
AI不是工具,而是“内容合伙人”
“虎小Ai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懂战术、会整活的观赛搭子。”这句话在虎牙内部反复被强调。
相较于行业常见的AI字幕或虚拟主播,虎小Ai的创新在于重构了内容生产链:赛前用数据透视战队策略,赛中生成阵容克制热力图,赛后玩梗式复盘。
这种“技术赋能内容”的模式,让用户从被动观看转向深度互动——数据显示,其话题互动弹幕占比达17%,远超传统赛事。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AI正在成为虎牙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沉淀赛事数据与用户行为,虎牙不仅能优化广告投放(如直播间效果类广告场景升级),更可能在未来向游戏厂商提供定制化AI服务。
总结
在“确定性”中寻找“可能性”
当游戏直播行业陷入“内卷”时,虎牙的财报给出了一种解法:用战略定力对抗周期波动。通过深耕游戏产业服务、布局海外新兴市场、重构AI内容生态,它正在将“危机”转化为“转机”。
这种转型绝非偶然。从回购6980万美元股票到宣布3.4亿美元股息计划,虎牙在“节流”同时更重“开源”。正如其在非遗传承直播中探索的“破圈”逻辑——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才是长期主义的真谛。
未来,当更多平台还在纠结“打赏分成比例”时,虎牙或许已用“生态共生”的钥匙,打开了游戏产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