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路与中山路路口,如今矗立的这栋建筑,叫丽达奥特莱斯国货店。从高密路口看到,这栋楼仍在进行着装修。春节前来这里时,旋转玻璃上就张贴着内部调整暂停营业的告示,看来不像是那么简单。其实对于这座大楼,不论能改成什么样,名字换成什么样,有、或是没有,已经勾不起人们的太多兴趣了。
对于这里,估计大多青岛人只是一种情怀了,这种情怀也不是因为这座建筑,而是“国货”,那个几十年里老店的称呼。
20世纪80年代的青岛国货公司(张岩拍摄)
这张图片,会让许多老青岛感慨不已。这是没经历过的年轻人与这座城市的新市民们无法感受到的。中山路与胶州路交界,绿树成荫中,我们曾非常熟悉的老国货大楼,仿佛带着一种迎面而来的穿越感,让时光又回到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难忘的老国货公司,可以说承载了几代青岛人难忘的记忆,也是这座城市的一种特殊情怀。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各色各样的国货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荼。国货与“爱国”、“救亡”等词语紧密相连。社会各界纷纷开展抵制日货,发展国货的运动,极大的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青岛中国国货公司广告
1937年4月,中山路和胶州路交界的新大楼建成,国货公司从河南路迁至新址营业,这里成为青岛经营国货商品最为有名的商场。然而开业不久,即遭遇抗战爆发,营业停止,损失甚巨。
中山路与胶州路口的银丁百货店。
1938年1月,日寇二次侵占青岛,国货公司解散,大楼被日本海军机关征用,后由日商白石洋行经营,开设“银丁百货店”。
1947年4月4日,《军民日报》报道:青岛中国国货公司开幕,以运销国货为业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银丁百货关门。1947年4月4日,中国国货公司正式复业,向顾客发送“开幕幸福奖券”,当天顾客盈门,盛况空前,五天营业额达3亿多元。
1947年4月5日,《军民日报》报道:
本市胶州路中山路口青岛中国国货公司于昨日正式开幕,门前车水马龙、门内人山人海。该公司为优待顾客起见,凡购货在五万元以上者,赠幸福劵一张,凭券换取奖品,故购者异常踊跃,市民提倡国货之热诚可见一斑。
20世纪50年代的国货公司
1950年,国货公司成为青岛市首批公私合营单位,更名为公私合营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更名为国营青岛国货公司。同年又改名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72年,更名为中山路百货商店。1979 年,恢复青岛国货公司的名称。
20世纪80年代青岛国货公司旧影
曾经位于中山路与胶州路口近半个世纪的青岛国货公司老建筑,在几十年里,成为了老青岛人的购物首选地。作为老青岛的商业龙头,国货公司自1984年至1990年,经济效益曾连续7年居山东省同行业第一。
老国货旧影
老国货旧影
1989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批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也是山东省百货零售业中唯一一家。1990年在全国26家十佳经济效益百货零售企业中,公司”资金利税率“、”资金周转率“、”费用水平“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20世纪80年代老国货内景
20世纪90年代初,国货公司老楼被拆除,原址处开始建设新楼。1993年1月,具有60年历史的青岛国货公司改为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新大楼(王群摄影)
1993 年12 月29日,总面积 3.8 万平方米的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大楼重新开业,这不仅是岛城首家集购物、博 览、餐饮、娱乐、商住办公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也是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1994年,国货公司实现销售总额4.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13万元,人均创利1.50万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名。1995年,实现销售总额4.35亿元,利润总额2246万元,人均创利1.53 万元,三项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段时间也是国货公司的辉煌时期。
2005年,国货公司门前,正在做广播体操的员工们。(吴正中摄影)
新国货的营业大楼高20层,比早一年建成开业的东方还要高,那时还没有发达和百盛,作为青岛老城区少见的高楼,而且内部设置了现代化的自动扶梯、中央空调和闭路监控系统,经营的商品更是达到4万多种,满足了市民“一站式购物”的要求,每天都是顾客盈门,生意红火。逢年过节,市民挑选新衣服、置办年货等,逛街里的首选自然是国货公司和相邻不远的东方。
2007年“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旧影
1996年6月,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1800万股A股股票开始公开发行,这是青岛市首家商业企业发行的上市股票。
即将落幕的中山路国货公司
随着中山路的萧条以及其他商圈的崛起,国货公司自1998年开始面临经营困境,1999年出现巨额亏损。虽然国货在几次商业混战中没有经历闭店风波,但一直也不怎么景气了。
随着中山路的萧条以及其他商圈的崛起,国货公司自 1998 年开始面临经营困境。后期更是被丽达收购,大楼上 “ 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 ” 几个字消失,门面招牌更名为了“丽达奥特莱斯国货店”,这也标志着这座百年老店曾经荣耀的终结。
高密路口正在装修改造的丽达国货店
新国货红火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当年的新大楼在商业大潮的初起中,在传统百货的转变与更新中,想不火都难。后来想想,老国货公司,和对面的新华书店,不论是当年的拆,还是后来的建,以及如今的现状,真是感慨万千。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