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常被古人用来寄托相思。
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又如:“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而王维《相思》中的红豆,更是传唱千古,被无数今人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
殊不知,这首诗最开始是王维写给好友李龟年的友情诗。
他写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又叫做《江上赠李龟年》,可见相思不仅能用于男女之情,也能用于朋友之间。
这首诗全篇借“相思子”来表达对好友深深的思念,让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01
真正的朋友,志趣相投,意气相合
三毛曾说:“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一段情谊的开端,往往是两个人相似的性情和兴趣。
李龟年被称为“音乐奇才”,凭着高超的音乐技艺被唐玄宗赏识,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一天,岐王李范邀请李龟年去家中演奏,恰巧王维深谙乐理,他也常常去岐王府上作客。
王维和李龟年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不管是对音乐还是对时事的看法,都非常契合。
他们彼此欣赏,很快就成为了好友,日日相约作词唱曲。
两个人在一起,互相欣赏,越走越近;三观相合,越处越深。
真正的朋友,始于志趣的吸引,合于心灵的相惜。
不需要费劲经营,有幸相逢,恰好合拍,已经是最舒服的状态。
正如廖一梅所说:人这一生,遇到权,遇到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最好的关系,莫过于我懂你。
02
真正的知己,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安史之乱爆发,李龟年从唐玄宗身边的红人变成了落魄流民,他不得不去江南谋生。
离别之际,王维和李龟年相约江上,往日的美好还在心中,他们却要分别了。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王维早已把李龟年当做知己,心中有万般苦涩,如鲠在喉,因此,他写下了《相思》。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新枝纷纷窜出头来。
这句平淡无奇的话里饱含着王维最真挚的情谊。
“南国”正是李龟年将去之地,王维未曾直言对他的不舍,但字里行间都是围绕李龟年来写。
真希望我所思念的人能多多采摘红豆,因为它最能表达我的相思之情。
此后山高水远,我们相隔万里,愿你看见红豆就能想起我。
网络有言:“所谓好友,是即便很久才能见一次,但每次见面既不会感到时光让我们缺失了共同语言,也不需耗费时间去解释彼此不在时发生那些事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昨天才刚刚一起喝茶聊天过。”
真正的友谊,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也不会因距离而疏远。
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忙碌奔波,却彼此惦念;
虽然无法时常保持联系,对彼此依旧关心在意。
不在身边,却在心间,是一段关系最好的样子。
03
真正的至交,相互扶持,温暖绵长
李龟年被流放时,王维正被扣留,二人虽不能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却能在心灵上相互依偎扶持。
王维写下红豆,表达对李龟年的不舍与思念。
李龟年到了江南之后,靠卖艺为生。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想到有亲人、有至交好友在远方念着他,他就觉得充满力量。
他更是常常唱起王维写给他的《相思》,以此来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它克制含蓄的话语是王维对李龟年不舍的依恋,是亲切的问候,是深沉的思念,他们的情谊如绵绵的小溪,温柔细腻地浸润彼此的心间。
友谊的最高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抚慰彼此倦怠的心灵。
是你给我一滴泪,我就能看到你心中的海洋;
是你的体贴让我温暖,我的陪伴让你心安。
最长久的友谊,最能历久弥香。
人这一生,会遇到成千上万人;真正能够成为至交的,不过那么两三个。
但得这二三知己,便足以慰藉红尘中疲惫的心灵。
而要表达这轰轰烈烈的知己之情,并不需要浩大的声势。
就像王维,纵有万缕思念也只是道一句:“李兄,要是红豆长出来了,请你多摘几颗,就让红豆带着我的思念和期盼陪在你的身边吧。”
人生路上,任凭岁月流逝,唯愿友情长存。
关注诗词天地,愿你能得三两知己,与你共赏落日余晖,同观潮起潮落。
*来源:素材来自网络综合,编辑:拾一
更多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