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乡注意!
五月底麦收关键期碰上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说未来十天豫南豫东多阴雨,麦粒灌浆正关键时候。地头的小麦穗子沉甸甸,可连着三天没见太阳都有点发潮。
驻马店老张蹲在地头叹气,去年这时候早忙着晒场了。
粮企门口货车明显少了,收购商说湿麦子不好储存压价厉害。
这可愁坏了种地的老表,新麦收下来晒不干咋办?老一辈都知道“麦熟一晌,雨涝三场空”,现在就得抢时间。豫北有些村子开始组织收割机,趁阴天间隙赶紧割麦子。
不过割下来堆在场上更麻烦,潮气一闷容易发芽长霉。俺记得村里老李头往年用草木灰铺囤底,防潮效果还中。现在科技发达了,其实可以买些塑料布盖粮堆,留好通风口。
饲料厂最近盯着小麦价格,玉米价高他们正想换麦子用。可咱农民得先顾着粮食安全,湿粮卖不上价还砸口碑。南阳有个合作社去年吃了亏,湿麦存仨月赔了好几万。
今年他们早早就联系了烘干厂,哪怕多花点钱也得把水分降。还有那大棚种植户,这时候得加固棚架防暴雨压塌。
豫东沙土地排水快,可豫南黏土洼地块得赶紧挖排水沟。天气预报说23号有短暂晴天,这是抢晒的黄金时间。
家里有三轮车的老乡,赶紧把收割的麦子往晒场倒腾。晒场不够用咋办?房顶、水泥路都能利用起来,别让麦子捂坏。
有人担心粮价会因为天气大跌,其实政策早就有准备。
省粮储局上周开会说,会启动临时收储保障农民利益。但咱自己得把粮食整利索,好粮才能卖上高价。
去年周口老王的麦子晒干入库,比湿粮多卖两毛钱一斤。这说明只要管理到位,天气影响能降到最低。
还有个事得提醒,玉米地这时候该追肥了,别顾了小麦丢了秋粮。极端天气年年有,咱庄稼人得学会见招拆招。
传统经验不能丢,科学方法更得学,俩手抓才稳当。具体啥时候放晴?
老乡们得天天瞅着天气预报。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检修烘干设备,联系可靠的收粮点。家里粮仓得提前打扫,防潮防虫措施做到位。
要是实在忙不过来,村里可以组织互助小组搭把手。俺个人觉得,只要咱准备充分,天气再差也能挺过去。别忘了,政府和村里都在想办法,咱别自己乱了阵脚。
最后说个关键事,收下来的麦子先测测水分,达标了再入库。庄稼人不怕天气变,就怕没招在手头!现在行动起来:抢晴收割、及时晾晒、联系烘干、加固粮仓。
有啥不懂的问问村里的老把式,或者找找农技站的技术员。关注天气变化,盯紧粮价动态,咱河南老乡肯定能渡过这关!后续行情咋走?
欢迎老乡们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