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农友犯愁:花生下种后苗情不错,咋开花结果却不行?
老朱去年就吃了大亏:苗期没在意,后期补肥浇水全白费。农技站专家点破玄机:花生出苗30天内,藏着两个关键转变。
根系下扎够不够深,直接影响往后的抗旱能力。
花芽分化数量够不够,更是决定了结果多少。这时候管理跟不上,后期再怎么折腾都是白搭。邻村老王就有教训:主茎砍到20厘米,最后花生直接绝收。
正确做法要记牢:主茎长到30厘米,5%烯效唑200倍液喷顶部。叶片肥厚颜色深,说明药效到位了;叶片发黄生长慢,赶紧喷芸苔素。咱老辈人种地有经验,可有些时候也得听科学的。
就说施肥吧,试过才知道:初花期喷硼砂,花量能提四成。五天之后追施氨基酸水溶肥,果针下扎能提前三天。
现蕾期冲施含腐殖酸水溶肥,空壳率能降四分之一。不过有个关键得注意:这三种肥料要间隔用,混用效果差太多。
不少农户都踩过坑,这些教训得记好。浇水不当成“催命符”:苗期土壤湿度超65%,苗旺长影响结果。教大家“抓土验墒法”: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湿度正合适。
中耕除草别太深:超过5厘米容易伤根,推荐盖草能乳油定向喷。
氮肥用量要控制:苗期占比超20%,光长秧子不结果。
锌元素别忽视:苗期喷硫酸锌,果针能更粗壮。还有几个增产小窍门,都是老农实践出来的。
人工踩秧有讲究:晴天后晌穿软底鞋,横向轻踩让茎秆匍匐。
地膜管理要勤看:每天10点到15点,膜下35℃赶紧开通风口。
病害预防早动手:恶霉灵加中生菌素,提前用能省不少钱。
我个人觉得,种地就像养孩子,苗期不管好,后期难有好收成。现在正是北方花生管理关键期,您家田里开始控旺了吗?还有个闷声增产的小窍门,老农一般不轻易说,留言多了咱再聊。
种地靠经验也靠科学,传统办法结合新技术,才能多打粮食。要是您拿不准咋管理,赶紧问问农技站,别耽误了农时。
苗期多费三分力,秋后多收一担粮,这话一点不假。北方农友抓紧行动:查苗情、控旺长、合理施肥,一样都别落下。花生能不能丰收,就看这关键的30天,可千万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