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本该是田里忙活的好时候,可天公偏不省心。华南的雨从上周就没歇气,广东阳江半天灌下450毫米雨水,沟里的水都漫到田埂了。



中央气象台连着发暴雨蓝色预警,广西、广东、江西这些地方,雨还要接着下,土都泡软乎了。田里积水排不出去,刚种下的秧苗都快被泡烂,老一辈常说“水浸根,根发闷”,这话一点不假。

北方这头却被高温烤着,河北、河南好多地方奔40℃去了,玉米苗蔫巴巴的,叶子卷成旱烟杆。



小满节气眼瞅着到了,按老理儿“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可现在南边涝北边旱,庄稼正遭罪。华南的乡亲得赶紧清沟渠,把田里积水排干净,别让庄稼泡在水里烂根。大棚户注意加固棚架,这暴雨带风,别让棚膜被掀了,菜苗经不起折腾。

地里种果树的,雨后得赶紧松土,不然土壤板结,树根呼吸不畅,果子长不大。北方抗旱别光靠浇水,试试铺地膜保墒,老一辈用秸秆盖地表,现在配上滴灌更省水。



高温天晌午别下田,人容易中暑,庄稼也怕暴晒,早晚干活凉快些,效率也高。有人说“靠天吃饭就得听天的”,可咱老祖宗也没闲着,看云识天气、草木灰防虫,这些土办法不能丢。现在有天气预报帮忙,提前知道雨啥时候来、高温啥时候到,土办法结合科学,心里更有谱。

就像河南老张,去年提前在玉米地打了机井,今年旱情一来,水直接抽上来,苗子比别家挺括多了。



但也有难处,有些山区地块小,机械下不去,全靠人力抗灾,确实累人。眼下最担心的是,华南持续降雨会不会引发病虫害,潮湿天气最容易招蚜虫、红蜘蛛。

北方旱情要是接着加重,夏粮灌浆受影响,秋播也得往后拖,整个农时节奏都乱了。



我个人觉得,村里该组织年轻人帮着老人抢排积水、搭防晒网,种地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儿。

农技站这时候得多下来走走,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根据天气调整施肥量,别让庄稼“饿肚子”。还有那刚入行的新农民,别慌神,多跟村里老把式取经,再翻翻农业部门发的手册,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咱种地的人就得见招拆招,雨来排水、旱来保墒,老辈人就这么熬过来的。



现在手机上能看实时天气预报,多盯着点,提前两三天准备,总比临时抓瞎强。

最后再唠叨几句,华南赶紧清沟排水、喷药防病,华北浇水保墒、错时干活,别等庄稼出问题才着急。农时不等人,现在多流点汗,秋天粮仓才饱满,这道理咱种地的人最明白。要是拿不准咋操作,赶紧找村里农技员,或者去镇上农业站问问,别自己闷头干。

天气这事儿,咱管不了老天爷,但能管好自家田,手勤快点,办法多点,收成差不了。记住了,地不会骗人,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打粮食,眼下正是较劲的时候,挺过去就是好年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