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多地遭干旱袭击,平凉定西庆阳旱象连连。



平凉泾川县近12万人、万头牲口饮水吃紧,地里土块裂成龟纹。

当地急启25处备用井库,日增3000立方米水源勉强救急。

朱家涧水库架起大水泵,日送千吨水解900人挑水苦。

部分村子供水仍短缺,村民每日分几桶水,洗菜水留着喂牲口。定西安定区雨量少两成,土地干得直冒烟。



农民盖地膜保墒护土,政府修水渠引水润玉米。

地膜贵贫困户犯难,没钱买膜只能看苗蔫。庆阳环县70万亩地喊渴,冬小麦玉米枯黄一片。

县里引导改种耗水少的马铃薯,全县种下220万亩盼转机。可种子钱靠赊欠,再旱一年怕收成难抵债。气象台报甘肃东部特旱,旱情多严重村民最知情。

泾川七旬大爷称,生平未见这般长久旱天。水库水位距去年红线差两米,明年雨情无人能打包票。应急井水撑到秋天没问题,可明年开春水源在哪边?



马铃薯若丰收或能解困,就怕价跌卖粮又亏钱。村里青壮多外出打工,老人守旱地不知种啥能心安。

土办法里有智慧,看云识天、草木灰护苗曾帮大忙。但现代抗旱还得靠科学,水利设施、耐旱品种得跟上。个人觉得,眼下先保人饮再护苗,政府补贴该向穷户倾斜些。

各地情况有差异,东北防霜冻、南方防台风都得早打算。农时不等人,趁现在赶紧查水源、备良种、修水渠。

拿不准技术的找农技站,缺资金的问问政府补贴政策。旱情虽难料,早做准备心不慌,人勤地不懒,总有办法渡难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