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却肩挑着沉甸甸的责任。
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蒋丽娟老师的履历表上,有很多亮眼的成绩:
连续15年被评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
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骨干班主任;
在市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得重量级奖项;
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和市区级奖项;
所带班级荣获各种优秀班集体、“示范班”称号
在班集体建设上,蒋老师更是身怀多种法宝:尝试自主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性和自强性;充分调动整合家校社资源,赋能班级文化建设;倡导班级的个性化建设,根据班级特点设计特色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
二十四载教师生涯,二十二年班主任经历,蒋老师用智慧与热爱,完成了从普通班主任到智慧型班主任的蜕变。
01
教育的“爱与罚”
不是要“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
在蒋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名叫《正面管教》的书。
谈到这本书,蒋老师感慨万千。
刚担任班主任时,如何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支持,又能恰当地运用规则与纪律进行引导,避免过度惩罚或放任自流,从而在“爱与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了困扰蒋老师的一件事情。
直到读完《正面管教》,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正面管教强调的是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通过关注孩子的价值归属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一理念,蒋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做了一些实践探究。
面对班级里需要帮助的少年,蒋老师“以柔克刚”,给予正面鼓励,并且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讨论帮助他的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细节。最终,在蒋老师和班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逐渐在班级里找到了价值归属,身上的很多问题逐步得到了改正,并且和蒋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
“教师不要总想着怎样‘赢了’孩子,而要想着怎样‘赢得’孩子。找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目的,绕指柔也能攻克百炼钢”,蒋老师说道。
02
全人格教育
为学生搭建一个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
每次大考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复盘考后的问题和接下来的提升空间,蒋老师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对班里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访谈,稳定他们的考后情绪并进行逐一鼓励。
高考前夕,蒋老师还组织家长录制鼓励视频的活动,通过父母们真挚的话语为学生加油打气。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家校合作,还有效缓解了学生的考前压力,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带给同学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他们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保持着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
学习之外,蒋老师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育分,也育人,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
蒋老师深知运动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特别注重同学们运动技能的培养,不仅经常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更以身作则,激发同学们的运动热情。在班级的冬季长跑活动中,蒋老师始终与同学们并肩奔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持与毅力。在各项体育活动比赛的现场,她化身为最热情的啦啦队长,与同学们一同为赛场上的勇士们加油助威。
此外,蒋老师还十分注重同学们艺术情操的熏陶,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大家走进清华艺术博物馆,让同学们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野炊、新年茶话会等日常的班级活动中,蒋老师总是鼓励同学们亲自动手,利用身边的食材制作美食,既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劳动技能,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成长。
“蒋老师不仅是一位关心学生,尽职尽责的师长,更是一位阳光温暖,和蔼可亲的大家长。正是在蒋老师的带领和陪伴下,我们这个大家庭才始终在温暖阳光、积极奋进的氛围中相互学习进步,走过三年的成长之路”,班里的同学们这样说道。
03
适度“留白”!
大事“把关”,小事“放权”
班级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对于高中的班主任来说,更是如此。
在蒋老师看来,面对正处于青春期,有思想, 渴望独立和展示个人魅力的高中学生群体,如果只是一味督着学生走,只会越督越懒,越督越没有主动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蒋老师秉持“大事‘把关’,小事‘放权’”的理念。大事上,蒋老师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例如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协调多方面关系等。小事上,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分派下去,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近年来,蒋老师一直在尝试自主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从在道德修养上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在人格上培养学生的自强性,在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基于多年的实践研究,蒋老师撰写的论文《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例》在海淀区名师工作站2022年“学术成果年”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同时该文还被收录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科育人实践》一书中。
班级文化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也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蒋老师从班级精神文化、标识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空间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文化建设探索。“虽然每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班级文化也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这样一场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带动了整个班集体的建设,班级氛围平等融洽,学生乐观向上,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蒋老师说道。
蒋老师也一直在尝试对学生资源、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
比如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由学生自主创意、自主设计班级活动;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整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资源,助力班级文化建设;整合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风家教交流、社区服务等活动,助力学生在学业方面有成就,在生涯规划方面有方向,在心理调适方面有方法,在生活方面有品质。
蒋老师还会根据班级的特点,组织带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例如增强班级荣誉感的“我为班级争五星”主题班会、发挥榜样激励作用的“寻找最闪亮的星”评选活动以及时间管理指导、调适心理从容应考等班级活动,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不仅缓解了学习的紧张情绪,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品质,收获了成长。
04
做“智慧型”班主任
任重道远,且行且思!
回首22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蒋老师心中满是感慨,用她的话说就是“任重道远,且行且思”。
“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善良自信、积极向上”,一直都是学校师生对蒋老师所带的班级的整体评价。
合唱比赛一等奖、运动会入场式最佳团队奖、运动会总分第一名、校级优秀班集体,海淀区优秀班集体、海淀区五星级标兵团支部……这些荣誉称号,以及学生在青春的拼搏中体验到的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都是蒋老师成长为“智慧型”班主任的最佳注脚。
蒋老师独到的教育理念以及班级管理方法,也让她在北京市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海淀区第二届“风华杯”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研修与展示活动等比赛中获得市区级奖项。2009年至今,蒋老师连续15年被评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2016年到2022年,蒋老师连续两期在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德育心理组学习提高,且均被评为优秀学员……
除了平时带实习生和指导学校的青年班主任之外,蒋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也先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河北省易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乡村教师“领头雁计划”培育项目、高中育人模式研讨会以及交大附中集团校各校区进行交流。
此外,蒋老师还承担了“海淀空中课堂”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亲子关系30问”微课研发,多篇德育论文获得过国家和市区级奖项。
“虽然班主任工作庞杂辛苦,但我甘之如饴,二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已是过往,我将在成熟期用我的智慧和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继续探索,用自己的成长去反哺学生、反哺社会,无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蒋老师说道。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