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用在全红婵身上在合适不过了。
前段时间一则“奥运冠军全红婵向母校捐款400万”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位年仅18岁的“跳水天才少女”又一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学校却澄清全红婵并没有任何捐款行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从5月13日说起,那天网络上突然传出“全红婵凌晨三点给母校湛江体校转账400万”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全红婵把世锦赛奖金都捐了出去,要给母校更换陈旧的跳水设备,甚至配上了“转账截图”,还有“教练晒出的感谢信息”。
不仅如此,视频中还添油加醋的说全红婵训练时护膝都磨破了舍不得换,却如此慷慨解囊。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爆全网,不少网友纷纷为全红婵的善举点赞,称赞她“懂得感恩”“不忘初心”。
然而,事情很快出现转折。
5月16日,湛江体育学校官方出面辟谣:根本没收到全红婵的任何捐款!
校方态度相当坚决,表示如果真的收到如此巨额捐赠,必定会召开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感谢,而不是通过社交媒体含糊其辞地传播。
他们还严厉批评这种虚假炒作,这种虚假宣传不仅会误导公众,更可能对全红婵本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要知道,全红婵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女,过度的“神化”和不实信息可能会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稍微懂行的人一查就知道这事有多离谱。
国际泳联的赛事奖金远没有传言中那么高,单人项目冠军也就拿个几万美元。
再说了,体校的设备更新向来是政府拨款,哪有让运动员自掏腰包的道理?
这场闹剧的背后,其实能折射出体育界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饭圈文化正在入侵竞技体育。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不惜把运动员塑造成完美无缺的“神”。
全红婵成了他们眼中的“寒门贵女”,一举一动都要往“大义”“神”上靠。
说起来,全红婵确实不容易,从湛江农村走出来的她,14岁就在东京奥运会上惊艳世界。
但她毕竟还是个未成年人,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前段时间比赛失利,就已经承受了不少舆论压力。
这会儿又被卷入捐款风波,搞得她想澄清吧显得小气,不澄清吧又背负虚名,真是左右为难。
更糟糕的是,这已经不是全红婵第一次被“消费”了。
之前就有人用AI合成她的声音去带货,她家装修时还被偷拍。
这次捐款谣言再次证明,一些人对运动员的私生活已经窥探到了令人不适的地步。
其实不只是全红婵,国乒名将樊振东、孙颖莎也都遭遇过类似困扰。
粉丝围堵、代拍跟拍已经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正常生活和训练。
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就多次公开呼吁,希望给运动员一个清净的环境。
回到全红婵身上,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安心训练、稳步成长,而不是被贴上各种道德标签。
赢了比赛被吹上天,输了比赛就被说江郎才尽,这对一个18岁的运动员来说实在太不公平。
近期国家出台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法规,就是为了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但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每个人提高警惕,不轻信谣言,更不要成为谣言的帮凶。
最后,我们期待看到的是全红婵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而不是被编造出来的“完美人设”。
毕竟,真实的她,比任何虚构的故事都更值得我们尊重和欣赏。
让我们还体育一片纯净天空,让运动员专注比赛,在赛场上绽放最美的风采。
大家对于全红婵“造神”一事怎么看?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