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海科技京城一楼大厅内人头攒动。在第十五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到来之际,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上海长征医院、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臧君启书记工作室”,在此启动为期五天的“健康快闪站”活动。这场以“科学控体重,健康有‘医’靠”为主题的惠民行动,不仅为楼宇白领、企业商户及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更成为上海分级诊疗机制深化实践的鲜活注脚和街道-楼宇-支部多方协同推进健康治理的生动实践。


01

“午间一小时”里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中午12点,科技京城的白领们端着咖啡走进大厅,迎面是不同专科主题的医疗咨询台。甲乳疝外科、脊柱外科、风湿免疫科……来自长征医院等区内二、三级医院的14个优势专科专家,以轮值排班形式分批次参与志愿服务,每日安排3-4个重点科室与家庭医生团队联合义诊,为咨询者解读体检报告、制定健康计划,确保职场人群五天“健康快闪”期间均可精准对接所需专科资源。科技京城某金融企业员工李女士点赞道:“周一是甲状腺筛查专场,周三是脊柱健康指导,这种‘按需排班’的设计特别贴心!”

“平时挂专家号要提前两周,今天午休时间就能面对面咨询!”一位互联网公司员工指着甲状腺超声报告感叹。现场数据显示,仅首日“午间一小时·专家会客厅”便接待咨询逾300人次,完成甲状腺结节筛查、眼底病变检测等专项检查150余例。


02

分级诊疗的“南东健康管理闭环”实践再升级

此次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三级医院专科力量与社区健康管理深度耦合。南京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洁婷介绍:“我们依托与长征医院共建全专联合门诊和联合康复病房的经验,首次尝试将‘门诊筛查-精准转诊-术后康复’的全周期服务链拓展至职场健康领域。”活动现场,家庭医生团队通过智能健康档案系统,即时为筛查异常者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实现“筛查-咨询-转介-随访”闭环管理。

这种协作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尤为突出。针对白领群体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科专家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了甲状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通过数据监测实现日常监测和用药管理。



03

从“看毛病”到“筑健康”的服务范式转型

活动现场的“健康智慧舱”成为另一亮点。企业员工只需刷身份证,即可获取血压、血糖体重、体脂等基础数据,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报告。“这些数据将纳入社区健康档案,为企业定制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社区工作人员透露,已有楼宇企业现场签署健康共建协议,未来将推出“职场健康管家”服务包。

这种以健康为中心的创新,正是国家战略的基层映照。这两年,通过楼宇白领健康管理的不断深入,各种“筛查+专病转诊”的模式让南东白领慢病建档人数每年成倍增加,同时随着家庭医生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又让社区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真正落到实处,正如65岁的社区居民张阿姨所言:“以前觉得家庭医生只管配药量血压,现在连三甲专家都能通过他们‘约上门’,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守门人!”


03

健康共同体的“上海样本”启示

本次活动预计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绝大多数咨询者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纳入长期健康管理。上海科技京城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强调:“快闪站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分级诊疗向职场场景延伸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楼宇自治推动健康服务常态化,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软实力’。”

从联合门诊病房到楼宇健康快闪站,这既是分级诊疗机制的生动实践,更是超大城市健康治理的缩影。当三甲医院的专科优势与社区的网格化服务深度融合,当“疾病治疗”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办公楼里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最后一公里’抵达,这幅“医院治大病、社区管全程”的民生图景正逐渐清晰。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