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听老一辈念叨“人在做,天在看”,那时候觉得这话玄乎得很。后来读余华的《活着》,里面福贵经历的起起落落,让人不得不信,有些事真的不能做。
老话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就算你再有钱有势、八面玲珑,这三件事一旦沾了,迟早栽跟头。
一、别做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吃水不忘挖井人,反噬来得比谁都快
老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总有些人,飞黄腾达后就把恩人忘得一干二净。就像那寓言故事里的农夫与蛇,好心救了蛇,反被狠狠咬一口。现实里这种事也不少见,有人创业时靠着朋友倾囊相助、亲戚四处奔波拉资源,等公司做大了,却把当初的恩人晾在一边,甚至过河拆桥。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老周,当年穷得叮当响,是他发小抵押房子借钱给他周转。后来老周生意越做越大,发小家人生病急需用钱,找他借点周转,他却推脱说“公司资金紧张”。结果没两年,老周的生意因为违规操作被查,曾经帮过他的人没一个愿意伸手,反倒是当初被他辜负的发小,看在多年情分上,帮忙联系律师处理。这就应了那句“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忘恩负义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
而且忘恩负义这事,不仅会丢了人心,还会影响自己的口碑。在圈子里一旦落下“白眼狼”的名声,以后谁还敢跟你合作?谁还愿意真心帮你?做人呐,任何时候都得记着“饮水思源”,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智慧。
二、别赚“昧良心”的钱,不义之财不可取,迟早要还回去
现在社会上总有些人心思活泛,一门心思想着走捷径赚快钱。卖假货、搞诈骗、坑蒙拐骗,觉得只要自己手段高明,就能瞒天过海。但老祖宗早就警告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歪门邪道赚来的钱,花着真能踏实吗?
前阵子新闻里那个卖假保健品的团伙,专挑老年人下手,把成本几十块的东西吹成“包治百病”的神药,骗得不少老人倾家荡产。刚开始他们开豪车、住豪宅,风光无限,可没过多久就被警方一锅端了,不仅要把非法所得全部吐出来,还得吃牢饭。这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靠伤害别人赚来的钱,早晚要连本带利还回去。
还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劣质材料生产食品、用品,损害消费者健康。虽然一时能赚得盆满钵满,但一旦被曝光,品牌口碑毁于一旦,多年积累的基业瞬间崩塌。所以说,赚干净钱、做良心买卖,看似来钱慢,实则是在给自己积福。毕竟,赚“昧良心”的钱,就像在给自己挖坑,坑挖得越大,摔得就越惨。
三、别做损人不利己的“缺德事”,害人如害己,迟早自食恶果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见不得别人好,没事就爱使绊子、下黑手。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破坏别人的家庭、事业,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老家村里有个邻居,眼红同村人盖了新房子,半夜偷偷去把人家的院墙推倒。结果第二天这事就被发现了,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他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更倒霉的是,没过多久他自己家的房子因为地基没打好,塌了一角,村里人都说这是“报应”。虽说这可能是巧合,但做缺德事的人,心里始终会有根刺,整天提心吊胆,怕被人报复。
还有些人在背后嚼舌根、造谣生事,以为动动嘴皮子没什么。可流言蜚语的杀伤力有多大,经历过的人都懂。被造谣的人身心俱疲,而造谣者看似占了上风,实则在消耗自己的福报。老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损人不利己的事做得多了,早晚会把自己的好运败光,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用无数教训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不管你多有本事、多有能耐,忘恩负义、赚昧心钱、做缺德事这三件事,千万碰不得。人生就像走钢丝,守得住底线,才能走得长远;昧了良心,早晚摔得粉身碎骨。咱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坦坦荡荡、问心无愧,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