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司法浪潮的奔涌下,印江自治县人民法院合水法庭勇立潮头,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投身于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创建工作。他们用行动让司法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让公平正义在基层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 筑牢司法之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建是人民法庭工作的根本与源泉。近年来,合水法庭把党建工作当作法庭建设的“红色引擎”,坚定地将党支部建在法庭之上,让那鲜艳的党旗,在司法一线烈烈飘扬。
法官走进田间地头宣传。
每个月9日是合水法庭红色党小组固定的集中学习时间。干警们围坐一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他们时而专注聆听,时而热烈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有一次,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公平正义的论述时,法庭干警代方莉感慨道:“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作为法官,我们手中的法槌虽小,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公平正义。每一次开庭、每一份裁判,都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乎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要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秉持公正之心,认真审查每一个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每一条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负人民的期待与信任。”
法官走进群众家中了解情况。
通过一次次这样的集中学习与专题研讨,干警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不断提升,法庭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合水法庭还与印江自治县人民法院板溪法庭、洋溪法庭成立了“红色党小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法庭干警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法律知识宣讲,
通过这些党建共建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凝聚起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多元解纷 奏响和谐乐章
“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合水法庭深刻领会这一经验的内涵,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精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前不久,合水法庭接到了一起棘手的合同纠纷案件。合水法庭跑出护“薪”加速度,实现调解履行双到位。4月1日,印江法院合水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农民工欠薪纠纷,并促使案款当日履行完毕,得到了当事人的肯定。
调解合同纠纷案件。
据了解,胡某与罗某系夫妻,2024年二人为某农牧业公司提供劳务,主要负责饲养肉猪,2024年2月6日双方对劳务费进行了结算,但却迟迟未支付胡某、罗某劳务费,二人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具体情况,胡某称:“走到法院实在没有办法,不要小瞧那一点点工资,希望法院能够多站在农民工的角度解决纠纷。”
法官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坚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一方面向被告释法说理,希望被告体谅农民工维持生计的不易,向被告释明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督促其想办法解决;另一方面耐心向原告释明被告也存在一定难处,希望原告也能从被告的立场给予一定的理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当场支付了原告部分工资,中午时分,胡某向法官发来短信称被告已将工资履行完毕。上午调解中午履行,农民工工资一步到位,该案得以圆满化解。
在合水法庭,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了解案件情况。
信息化手段,也为合水的解纷工作插上了翅膀。在线调解平台的搭建,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纠纷。
“对于在外地打工的当事人,因为合同纠纷需要处理,原本以为要请假回来,耽误工作又花费不少费用。得知可以通过在线调解平台解决后,他激动不已。在法官的主持下,他与对方当事人通过视频连线,进行调解。整个过程便捷高效,不到半天时间,就解决了纠纷。”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合水法庭还能对纠纷类型、数量、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分析发现,某一时间段内,辖区内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增多。法庭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此类纠纷的发生。
司法为民 传递温暖力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合水法庭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于法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诉讼服务大厅里,导诉员热情地为当事人指引方向。一位老人前来立案,因为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导诉员小张耐心地凑到老人耳边,询问他的诉求,一步一步引导他完成立案手续。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审核每一份材料,对于材料不全的当事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内容,并提供详细的指导。信访接待室里,法官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休息座椅上,还贴心地准备了免费的饮用水和急救药品,处处体现着司法的人文关怀。
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有一次,几位农民工来到法庭,他们被拖欠了半年的工资,生活十分困难。法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为他们立案,并迅速组织调解。法官多次与拖欠工资的老板沟通,向他阐明法律后果。经过不懈努力,老板终于认识到错误,支付了农民工的工资。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农民工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走进村里开展巡回审理。
对于一些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案件,合水法庭适时地将审理搬到“田间地头”。2024年11月,对于辖区内木黄镇张家沟村发生的一起家庭纠纷案件,合水法庭将审理现场搬到了张家沟村村委会,审理了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在当事人家门口,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让两位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上升到肢体冲突的亲兄弟摒弃前嫌、握手言和,再续亲情。
合水法庭矛盾纠纷调处室。
同时,法官代方莉还借此机会,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村民纷纷感慨道:“这样的审判太好了,情理结合,让亲兄弟一笑泯恩仇,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学到了法律知识,”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不仅解决了纠纷,还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真正做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在党建引领下,合水法庭在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硕果累累。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比例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节节攀升,司法公信力日益增强。下一步,合水法庭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续写司法为民的崭新篇章。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监制:王赞 |审核:马力 |编辑:陈维
陈维杨赟
推荐点击
点击进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贵州小程序,足不出户即可网上立案、手机阅卷、申请调解等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下载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电子版哦~
点击关注铜仁法院公众号,为您推荐更多铜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