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其中,《条例》在公务用车章节明确规定,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且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此政策一经发布,迅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过往,我国公务用车领域中,国外品牌长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此次新规的出台,无疑为红旗、岚图、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车企带来重大利好。

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稳定的政府订单将为这些车企注入资金“活水”。企业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创新,加速核心技术突破,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高地,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据光明网今年4月报道,日本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对全球20家企业电动汽车专利情况梳理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在专利质量得分最高的5家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4席,其中宁德时代以2.7分位居榜首,彰显出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绿色发展进程中,优先选用新能源公务用车与全球绿色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相较于传统燃油公务车的高碳排放,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能大幅降低碳排放,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国际能源署报告也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半数,持续为全球碳减排贡献中国力量。


此外,党政机关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引领者,大规模采用新能源公务用车将形成强大示范效应,有效提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与购买意愿,推动绿色出行理念广泛传播,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2025年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

不过,行业专家也指出,政策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部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稳定性、售后服务网络覆盖等方面存在短板;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在部分地区布局不足,影响新能源公务用车的使用便利性。这需要政府、车企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布局,车企聚焦技术研发与服务升级,共同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公务用车高标准需求 。

封面新闻记者 张海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