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东回来的特朗普,透露出想要访问中国的意愿,为此他高度点评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但等了几天后,特朗普等来的不是访华邀请,反而是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加税通知。

那么中方为何在达成协议后对美加税?这又释放出了哪些信息?



5月12日,中美关税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发布联合声明,这意味着中美关税战暂时停息。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美国要同我们握手言和,美国只是暂缓了关税一个领域上的施压和威胁。

在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后,不到一个星期时间,美国就接连三次对中国出手。

一是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再次谈崩,而这就发生在中美达成共识后两天内,众所周知美国存在芬太尼问题泛滥的情况,可美国却污蔑是中国在对美输入芬太尼。

事实上,我国早在2019年就已经下达禁令,不允许芬太尼向外出口,同时国内的管控也非常严格,美国这么做不光是在推卸问题,也是虚空制造理由,以此拒不取消剩余高关税。



第二件事是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关税战虽然暂停了,可芯片战又开始了。

根据观察者网5月15日报道,美国在近日废除了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转而采取更多的措施进行管制。





这其中措施之一,就是禁止全球各地使用华为的昇腾芯片,如果谁要是用了,就是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将会招致美国的惩罚。

美国给出的理由也很敷衍,认为华为该芯片偷用了美国的技术,然而美国对此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是强加在中国头上的莫须有罪名。



第三件事,近日哥伦比亚总统抵达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与中方达成诸多合作,这其中还包括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协议。

然而这件事却引发了美国的不满,根据彭博社5月15日报道,美国想要试图阻止哥伦比亚给中资企业发放贷款,理由还是千篇一律的“威胁地区安全”。





结果在做完这一切后,特朗普竟然在5月16的采访中,透露愿意到中国访问,还称赞两国关系至关重要。



表面上看,特朗普主动表示愿意访华,似乎是放低了姿态,开始主动示好,可谁又能知道特朗普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结果特朗普放话的第二天,不光没等来中方的邀请,反而是等来了加税通知。



北京时间5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条同通知,对美、日、欧盟乃至台湾地区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共聚聚甲醛加征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这次对台湾地区加税只有3.8%,对日本和欧盟企业加税24.5%到35.5%,但对于美国加税则高达74.9%。

在美国屡屡对中国出手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加税,似乎包含了反制和敲打的意思。



不过根据报道,我国对美国共聚聚甲醛加税是对其倾销产品的惩罚,而且相关调查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这次加税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与美国滥用关税措施存在本质不同,也同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无关。

不过这件事情却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美到底谁才是贸易中的威胁因素。

共聚聚甲醛是一种很常见的高强度塑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配件、工业器械、医疗器械,甚至是日常生活用品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每年不光要自己生产大量的共聚聚甲醛,还会从国外进口很多,然而美国却以明显低于国内的价格,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倾销。



别看我们暂时以低价购买了产品,随着中国相关产业受到冲击,产能逐渐下降,美国销售的产品就会大幅加价,赚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说,我国这次对美国共聚聚甲醛加税,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

不过因为终裁决定发布的时间比较敏感,会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在针对美国,不过对此中方也没有明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的立场始终不变,那就是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中国不会为了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就在其他方面妥协让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