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泗水小伙马彬为人踏实肯干,为攒钱娶亲常年在外奔波。

今年,他终于攒够了彩礼钱,还邂逅了心仪的未婚妻。4 月 28 日,他向单位请了婚假,满心欢喜地赶回老家,紧锣密鼓地筹备 5 月 8 日的婚礼。



返乡时,家中已聚满了提前来帮忙的亲戚 ,农村办婚事向来如此,亲友们总会早早赶来搭手,为晚辈的终身大事撑场面。

28 岁的长孙要结婚,爷爷更是喜上眉梢,特意备下一桌丰盛的接风宴款待亲友。



这桌家宴摆满了当地土特产,最金贵的要数那锅慢炖土鸡。

此鸡并非市场采购,而是爷爷精心散养多年的老土鸡,论营养价值堪称滋补佳品。



若非逢此大喜,老人家断舍不得拿出这般珍藏 —— 要知道,土鸡的年份越久,越是有价难寻。

当晚,众人共享这桌难得的美味,马彬光顾着陪亲戚喝酒聊天,主食吃得不多,却特意多夹了几筷子炖鸡肉垫肚子。



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议婚礼细节,直到深夜才散。

待亲友陆续离去,马彬忽觉腹中饥饿,便将餐桌上剩余的鸡肉和菜肴重新热了热,又吃了一些。



无奈土鸡体型硕大,宴席菜品又多,他一人实在吃不完,便将剩菜分装妥当,放进冰箱冷藏保存。

次日,马彬整日忙于筹备婚礼,无暇下厨做饭,便又取出冰箱里的隔夜卤菜和鸡肉果腹。

谁知这次吃完后,他隐隐感到腹部发胀不适。

但因婚期临近事务繁杂,他只当是劳累过度、饮食不规律所致,并未放在心上,只随便吃了些消炎药缓解症状。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马彬的胃胀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开始腹泻。

他心急如焚,唯恐耽误婚礼进程,虽已萌生去医院的念头,却实在抽不出时间。

直到 5 月 5 日,他的小便颜色明显发黄,脸色也变得蜡黄憔悴,整个人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就在忙碌间隙,马彬突然昏迷倒地,家人惊慌失措,立即将他送往医院。

经医生初步检查,病情已十分危急,当天下午两点,马彬便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进入 ICU 后,马彬的病情急剧恶化,当晚便陷入意识模糊状态,连话都说不出来。

一份份诊断报告接连送到家人手中,肝衰竭、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触目惊心的字眼,让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



短短几天,原本健壮的小伙子为何突然患上急性肝衰竭?



直到医生追溯病史时,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一切的源头,竟藏在那顿接风宴的剩菜里。

医院检查报告显示,马彬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其病因源于食用了大量瘟鸡肉及隔夜剩鸡肉。





更关键的是,马彬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食物中毒叠加基础病情,致使他的肝脏功能迅速崩溃。

看着病床上虚弱的马彬,家人心痛不已,恳请医生全力救治。



年仅 28 岁的他本有着似锦前程,婚期将至却突遭横祸,众人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医生理解家属的急切心情,提出通过换血疗法挽救马彬生命。

然而,治疗需要大量血液,医院库存告急。



得知马彬的情况后,原本受邀参加婚礼的亲友乡邻纷纷自发前往医院献血,消息经媒体传播后,甚至有泗水县外的好心人跨越省份赶来相助。

30 多位素昧平生的老乡累计献血 5400 毫升,他们只为挽救这个帅气憨厚的年轻人,盼他能如期完成人生喜事。



遗憾的是,由于马彬前期未重视身体异常,病情拖延过久,加之肝衰竭程度过重,状况持续恶化。

治疗期间,父亲多次表示 “只要孩子还有一口气,就绝不放弃”,未婚妻更是日夜守在床前悉心照料。

但 5 月 15 日,噩耗还是传来 —— 马彬不敌病魔,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原本定于 5 月 8 日的婚礼,最终变成了一场悲痛的告别仪式,喜事骤变丧事,令人不胜唏嘘。

马彬的遭遇引发全网痛惜,同时也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时值夏季,切勿食用存放过久的剩菜剩饭。节俭虽是美德,但以健康为代价的 “节约” 得不偿失。

尤其是凉拌菜、卤味等,最好遵循 “现做现吃、量需而制” 的原则。



除了隔夜凉菜,病死家禽更是食品安全的 “高危雷区”—— 即便看似 “珍贵”,也绝不可食用。

马彬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那顿瘟鸡肉,可想而知,爷爷内心该有多么自责。



在此提醒众人:病死禽畜切莫触碰,食物发霉时,即便容器看似干净,也应一并丢弃 —— 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菌早已暗藏其中。

食品安全无小事,莫因一时惜物,酿成终身憾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