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将过半,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或许要变了。国家这次不仅“动嘴”,更是直接下场“拆雷”,从资金注入到政策松绑,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准。
有人说,现在卖房的人,可能要拍断大腿;也有人说,楼市还没到底,得赶紧套现。
到底该不该卖?下半年市场会怎么走?咱们今天就来唠明白!
01|三大“猛药”,楼市要翻身?
第一剂猛药:国家砸钱5000亿,专治“烂尾楼”
以前买房最怕啥?烂尾!
但现在国家直接掏真金白银解决问题。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已有2000亿资金火速到位,盘活了全国6000多个停工项目,超80%的工地重新开工。
比如郑州的“翰林华庭”,之前烂尾三年,钢筋都生锈了,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绿城·沐春歌”,业主们终于能收房了!
更猛的是,下半年还要再投3000亿,重点支持保交楼。说白了,国家就是告诉老百姓:“放心买,烂尾的事我们兜着!
第二剂猛药:首付降到15%,利息比存款还低
买房门槛有多低?现在100万的房子,首付只要15万,比买辆好车还容易!
房贷利率更是跌到“白菜价”,部分城市甚至跌破3%,比存银行的利息还划算。
银行也卷起来了,为了抢客户,有的直接喊出“首付分期”“利率打折”。
这种力度,刚需和改善族怕是忍不住要出手了。
第三剂猛药:不拼数量拼质量
以前开发商玩的是“高周转”——盖得快、卖得快,结果房子质量差、债务堆成山。现
在政策调头了,国家明确要求:“别光盖楼,要盖好房子!”比如更安全的抗震设计、更节能的绿色科技,甚至阳台白送面积。
这一招直接让中小房企“瑟瑟发抖”,没实力搞品质的要么被兼并,要么淘汰出局。而对买房人来说,未来能住上“性价比之王”的好房,才是真香!
02|四大信号显示:楼市真的在回暖
信号1:一线城市房价,涨得比工资快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2月,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房价格环比涨了0.4%-0.5%,核心地段的老破小也跟着起飞。
比如北京西城的“老破小”,挂个名校学区,30平米能卖到1000万,单价直接碾压豪宅。上海闵行的高端小区,涨幅甚至冲到了19%,买房的和卖房的都笑醒了!
信号2:成交量猛增,深圳、杭州卖疯了
政策松绑后,市场立马“活”了。3月份,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同比涨了58%,北京、上海也涨超30%。
二线城市更夸张,杭州成交量飙升68%,厦门、成都紧跟其后。
就连中介都感慨:“带看量翻倍,晚上十点还在签合同!”
信号3:改善房成“新刚需”,越大越好卖
现在买房的人不光图有个窝,还要住得舒服!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2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成交占比比去年高了5%以上。
尤其是三胎家庭,直接瞄准四居室,开发商也趁机推出“第四代住宅”,送花园、送露台,得房率超过100%,谁看了不心动?
信号4:土拍市场抢地,房企赌未来
土地市场是最诚实的“风向标”。今年一季度,杭州一块地溢价率冲到70%,楼面价刷新纪录;上海、成都的优质地块也被疯抢,平均溢价率超20%。
房企敢这么砸钱,就是因为看好下半年楼市反弹。现在抄底拿地,明年就能赚一波。
03|普通人该咋办?记住“两要两不要”
第一要:只买“硬通货”,别碰“雷区”
硬通货1:地铁口次新房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比如成都天府新区、杭州未来科技城,这些跟着规划走的区域,房价三年涨了50%。记住,离地铁站别超3公里,超过的统统算郊区!
硬通货2:学区老破小
北京西城30平的老破小,挂个“实验二小”的学区,挂牌价秒杀汤臣一品。政策再变,学区房永远是硬通货,尤其是核心城区的“旧改”优先区。
硬通货3:低密度洋房
11层以下的小洋楼,容积率低、住户少,住着不憋屈。反观超高层,电梯等半小时,拆迁还没人接盘,妥妥的“不动产”。
第二要:三四线赶紧逃,一线抓紧挑
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比如某北方小城,房子比人多,挂牌三年都卖不掉。
反观一线和强二线,像深圳南山区、杭州钱江新城,优质地块一房难求。记住,“核心区>郊区,南方>北方”。
两不要:别跟风,别贪便宜
不要碰超高层和郊区盘
超高层公摊大、维修贵,拆迁更是难上加难;郊区房看着便宜,但没学校、没医院,买了就是“不动产”。
不要盲目抛售
如果手里是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现在低价甩卖,可能错过下半年的反弹。比如深圳宝中的二手房,4月成交价已比年初涨了8%,拿住了才是赢家。
写在文末:卖不卖房,得看你的“底牌”
2025年的楼市,就像一场牌局。有人手握“学区+地铁”的王炸,有人捏着郊区高层的烂牌。政策底已经明朗,市场底正在浮现,但城市分化会越来越狠。
如果你是三四线的房东,趁着政策热度套现,或许能及时止损;如果是一二线的业主,不妨再等等,好房子永远是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