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 李映/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残疾人榜样的力量是一种特殊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以超越常人的坚韧、勇气和创造力,在逆境中绽放光芒,不仅为残障群体树立了标杆,更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认知和情感产生深远影响。
5月17日,由京津冀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代表共5人组成的宣讲团在北京市残疾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开展“瓣瓣同心”——先进人物面对面宣讲报告会。
前一天,这些宣讲人员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接受表彰。来自京津冀三地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及长期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届人士近二百人齐聚一堂,认真聆听精彩报告,被残疾人自强精神感动,掌声经久不断。
报告会现场 李映/摄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制作者,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以“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为喻,讲述了20年来轮椅上淬炼重生。她用行动证明,脊髓损伤虽定格了躯体的高度,却无法禁锢生命的广度——她的“重生计划”已帮助千余名残障人士重建生活信心,成为“自强不息”的生动注脚。
“这个荣誉是对我过往成绩的阶段性的认可,同样是新的起点。”唐占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带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过上崭新的生活。
来自天津的失聪教授、全国自强模范卜欣欣,克服自身听力障碍站上大学讲台,深耕学术科研的同时倾力传光,推广信息无障碍让聋人看见声音,推行精准康复,培养了500多名听障康复骨干。她用三十年打破“寂静壁垒”,让知识的声波穿透听力障碍,照亮数万青年学子和听障群体的人生之路,诠释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真谛。
年轻的中医医生、全国自强模范曲华,在中医路上笃行不辍。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他却以“让生命裂痕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为信念,先后入选“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训项目”“北京市杰青项目”,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等荣誉,用行动兑现“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承诺。
来自河北的盲人企业家、全国自强模范王淼以经络模型为喻,回顾了从4000元起步创办按摩店,到打造覆盖10余家门店、3家人力资源公司以及1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已帮助600余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用指尖的温度证明:当双眼失去光明,心中的坚持便是照亮前路的北斗,让尊严在劳动中生根发芽。
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京东集团以荣誉证书展示其构建的科技助残生态——AI客服与数字人直播等创新场景,让残障人士在电商、物流等领域实现职业价值。其“商业向善”实践印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让发展成果如阳光般普照,温暖每一个追光的生命。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增强宣讲效果,本次宣讲活动以“盲盒叙事”为特色,由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通过触摸象征不同主题的盲盒(永生花束、人工耳蜗话筒、古方卷轴、经络模型、荣誉证书),来引出模范故事,将抽象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载体。现场观众还进行了“在黑暗中做一件小事”的暗黑体验,以情感共鸣形式,搭建起健全与残障群体心灵相通的桥梁,让“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次宣讲主题,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指示精神,以“瓣瓣同心”寓意京津冀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同时,这场报告会也是落实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精神,为“深化改革增动力先行示范谱新篇”贡献京津冀残联力量的具体行动。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