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取消大部分加征关税的经贸协议,贸易摩擦短暂降温。

协议签署次日,美方迅速出台针对中国AI芯片的新限制措施,技术围堵升级。

参议员鲁比奥更改对华官方表述,英国与美达成新贸易协定。

中美谈判再现裂痕,局势急转直下。

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按照协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关税措施,仅保留10%的基准关税和20%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

中美之间持续数月的贸易摩擦出现了初步缓和的迹象。



想当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重新上任后,启动新一轮对华贸易政策调整,以打击芬太尼走私和推动所谓的“对等贸易”为理由增加关税。

自1月起,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到了3月,又再度追加10%,其累计关税已然达到20%。

中方针对美国产品发起了反制!并且将重点目标落在农产品、能源和汽车领域。



进入4月,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进一步提高至34%,并预告可能上调至50%、84%甚至125%。

中国直接选择同步加征关税,对某些美制产品的税率同步增加达到125%。双方进入对抗阶段,市场波动频繁。

一直到5月12日,双方签署日内瓦协议,确定在90天内暂停大部分加征关税,但仍保留30%的税收措施。

其中包括:10%基准关税,此关税源于特朗普政府所提出的全球统一基准税率制度。

依据此项制度,美国会参照不同国家与自身的贸易顺差状况来设定各异的基准税率。

中国被设定为34%,此次协商后保留了其中的10%部分,作为未来关税机制框架的一部分。



20%芬太尼相关关税:该部分关税源自美国对芬太尼问题的关注,认为中国需对相关出口行为承担责任。

美国以打击毒品为由保留此类关税,并未随协议一同取消。

在协议发布后,中国外贸企业迅速作出反应,出口制造行业普遍认为取消91%的关税将提升出口订单。



部分电商企业如拼多多、Shein等,预期将受益于政策变化,尤其是在小额包裹税率降低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短期表现良好。

在保留的30%关税面前,不少企业对未来仍持谨慎态度。特别是以小额电商包裹为主要模式的平台,在新税率结构下面临更高运营成本。

行业专家指出,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物流、定价等环节作出调整,以适应可能的监管升级。

根据协议24%的加征关税将在90天内暂停执行,这一临时机制为出口商提供了窗口期,以完成在此期间的订单锁定。

业内普遍预期,在这90日之内,出口活动将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

一旦后续谈判未能达成进一步成果,暂停措施到期后相关关税可能再次启动,企业将面临库存积压和市场波动等风险。

之后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与芬太尼相关的关税问题。

他表示:美方以禁毒为由设置关税,实际上将复杂的国内问题外部化,并将责任转移至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中国政府已多次同美方携手合作,打击毒品走私,美国国内的药物滥用问题,从本质上讲,应由美方自我审视并加以整改。

在最后强调,任何将单边措施施加于其他国家的做法,都将损害国际合作基础。

中方呼吁美方停止借经贸手段干涉他国内政,秉持平等、尊重之态处理争议。



协议宣布不到24小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5月13日发布新规。

废除拜登政府期间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同时出台三项新措施,重点限制昇腾系列AI芯片在全球的使用。

这些措施具体包括:将全球范围内使用昇腾芯片纳入美国出口控制,警告各企业:于AI模型训练之际,严禁使用受控芯片。



向美国企业发布供应链防控指南,避免技术输出被间接传输至中国。

这些政策指向中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特别是昇腾910B与910C这两款芯片。

而这两款产品被广泛认为是中国AI产业核心组件,与美国英伟达的A100和H100产品处于同一技术层级。



面对新一轮技术限制,中国商务部作出正式回应,称美国政策行为构成单边主义,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正当权益。

商务部指出:出口管制应基于国际共识,而非单一国家法规强加于他国。

有关部门表示,将采取必要手段保障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市场的公平待遇,并推动国内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半导体、操作系统及算法生态的自主建设。



在中美经贸与科技相互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期公然将中国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此说法有别于之前的“战略威胁”表述。

此类称呼变化被广泛解读为美方对华政策语言上的微调,可能意图为政策制定留出更大灵活空间。

鲁比奥近年来在对华政策上立场鲜明,多次推动立法限制中国在美投资及技术交流,其影响力在新一届政府中仍保持较高程度。

美国政府宣称,其已与英国达成一项崭新的双边贸易协定。

协议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每年从英国进口前10万辆汽车关税降至10%,超过部分维持25%关税不变;英国则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份额,包括牛肉和乙醇等商品。

同时英国在协议里接纳了美国于钢铁、制药等行业提出的标准化安全要求。



中国外交部就此回应称,中英关系具有长期合作基础,反对任何双边协议以损害第三方为代价。

中方强调,合作应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不应服务于单边地缘政治目标。

当前中美已就部分经贸争端达成初步缓解协议,但在技术、外交、安全等领域的分歧仍在扩大。

美方对中国AI产业的进一步限制措施,以及与英国等盟友达成的新型贸易协定,显示出美国正在通过多元渠道强化其对华政策。

中方也在加强自主能力建设,并通过多边外交方式应对外部压力。

全球经济在中美关系主导下,面临不确定性增加、政策分化和供应链重组等复杂挑战。

未来数月,90天关税窗口期的实际执行情况、中美下一轮谈判进展以及技术管控政策的具体落地效果,将成为观察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变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