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高跟套裙、西装革履的白领们,突然间失去了谋生的活计;说普通话必定夹杂着英文的男女们,就地被赶出了办公室;前一秒还是Mary、David,后一秒就变成了菊花、狗蛋。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大裁员,重重地砸在了众人的头上,连擦眼泪都来不及滚出眼眶。
2025年5月15日。通用中国道朗格接近于整体裁撤的决定,横空出世。让还在会议室、出差路上、电话中的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率先抛出消息的《穹眼财经》,援引该公司内部人士的话说,惊愕之下被裁的员工,有了一些反应。接下来,是更出人意料的场面:
以至于大巴拉保安控制现场。
从通用中国加入道朗格的雇员,若原部门的主管愿意念及旧情,尚可暂时避险。其他来源的相关人等,只待拿着若干补偿,再谋生路。曾经发力要做汽车界劳力士的道朗格,在裁员的决策与应对上,瞬间看齐中国整车制造商。
道朗格的做法,只是把中国汽车行业打工人的下场又重演了一遍。自从去年开始,这样的悲剧就变成了价格战一样的日常操作。普通的汽车打工人,有工做时当牛做马,最终落得牛马不如,转化为成本控制报表里的数字。
在道朗格员工愤怒而无可奈何的叹息声中,福特德国的工人走上了街头,开始了24小时的罢工预警。在工会的组织下,工人们在科隆的工厂前继续向福特的高管施压。这些养尊处优的精英们必须坐下来与工人进行商谈,他们单方面做出的减员决策,没有给工人们足够的尊重:
为每一份工作而战。
在新一轮的降本增效中,福特德国计划在1.2万名员工中裁减2900人。为此,德国工会IG Metall站了出来,为工人们提出了要求:每位离职的工人要获得20万欧元的基础赔偿金;每工作一年,要增加三分之一的年薪赔偿;员工的每位子女要额外获得1万欧元;同时为残疾员工提供额外赔偿。这些条目清晰的要求,吓得福特德国的高管们甚至不愿出来直接谈话。
在举行这次罢工的同时,福特德国的工会正全力为所有员工争取破产保护措施。整车制造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待他们的员工,福特德国的做法让为他们工作的雇员感到寒心:
工会必须捍卫工人的权益。
如是的局面,贵为欧洲第一大汽车品牌的大众,才刚刚经历过。出现在中国市场总会被前呼后拥的欧洲大佬们,在面对汽车工人时,必须接受他们接连不断的嘘声,必须忍受工人们对其工作能力无下限的质疑,必须坐下来与工人们面对面。整车制造商大佬们手中的权杖,总会有工会的制约。
21个月前,在UAW的汽车工人向通用汽车提出涨薪要求时,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也只能不断的修正谈判内容。在临近工人们正式罢工前,通用汽车对工会的承诺,被批诚意不足。通用高管们的提议,要么时不关心工人的处境,要么是根本不愿听工人的表达:
通用汽车才提出了一项侮辱性的提议,该提议与美国汽车工人的公平协议相差甚远。
在各大整车制造商此起彼伏的大裁员中,这样的场景在韩国、巴西、阿根廷、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加拿大等传统汽车生产国,以相同的剧目重复,以相近的结果收尾。
只有中国的汽车打工人,成了全世界的例外。
身怀六甲的员工,被主管领导及人事负责人威逼利诱,签下了自愿离职的协议;豪华品牌以重新评估中国战略为由,突然间拒绝为员工继续支付工资和社保;酝酿为一同被裁员的同时争取更多保障的旧友,连家人的所在的工作单位都受到牵连;就地解散、连夜辞退等的汽车人,数不胜数,这比某些电影中的画面更真实。
在中国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碾压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荣光里;在知名汽车大佬当众说员工是耗材的笑声中;在通用中国为园区绿化支付百万计的费用,精心营造的舒适氛围里,中国汽车的打工人最后的底线被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