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华东师范大学
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发布招聘公告
详见↓
人才需求
01
杰出人才
科学素养深厚,学术视野开阔,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一定的系统性、创造性成就或突破性进展,具有很高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02
领军人才
1.学术造诣较高,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2.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教授职务,或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副教授及以上职务。
03
青年高层次人才
1.紫江优秀青年学者(青年领军人才):
①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职,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②能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学术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发展潜力大,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③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紫江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①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应具有1年及以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②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突出的发展潜质,并有望成为所在学科的青年领军人才。
③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04
优秀后备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并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有良好的发展潜质和创新思维。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以上各类人才受聘人员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具备优良师德师风,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学校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服务保障,欢迎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学校及医学磁共振研究院申报202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相关人才项目。
注:具体申请条件请参照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项目指南。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90.htm
政策支持
·薪酬待遇
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房贴;
·科研经费
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还积极为符合条件者申报上海市、区县各类人才计划和补贴计划,入选之后待遇将大幅提升;
·办公条件
提供良好的科研办公环境及充足的空间;
·住房条件
过渡期提供学校附近周转房,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可直接拎包入住;
·医疗保障
可享受上海市最佳医疗资源,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女教育
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学校隔条马路便达)。
研究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于2024年11月正式成立。研究院依托“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整合了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活体分子影像分析团队的优势资源,是一个区校共建、产学研用结合的华东师大校级科研机构,研究院紧扣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围绕“磁共振新方法研发应用”“前沿磁共振系统技术”“高时空分辨分子影像”“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四个重点方向全力开展科研工作。
研究院主体平台—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两家全链条开展磁共振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综合实力优势显著。中国科学院情报所对国际8家著名磁共振研究机构的成果分析显示,该实验室多项指标领先,H指数第一,总论文数、总他引数、篇均被引数均排第二。活体分子影像分析团队聚焦多种细胞与活体分析装置的研发和应用。研发的单分子荧光寿命成像系统、电生理与化学信号同步采集系统、多通道光电信号阵列采集系统及稀土发光与生物光学成像系统在活体分子成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研究院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核心成员架构完备,汇聚了25位教授及具备其他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其中包含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入选工信部启明计划项目、1位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以及2位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支持等。研究人员学术底蕴深厚,科研成果丰硕,荣获了诸多奖项与荣誉,如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颁发的一等奖、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奖”等。卓越的人才队伍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研究院已配备一系列先进科学仪器装备,涵盖3T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高场磁共振波谱仪、顺磁共振仪、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等离子共振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这些专业且先进的仪器,为前沿科学研究的开展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撑与仪器保障。同时,为了深化医学研究,研究院计划近期添置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5T/7T医用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先进磁共振成像设备。这些高端成像仪器的引入,将为研究院在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等科研方向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研究院高度重视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在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研发进程中,与上海联影医疗、东软、西门子、GE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协同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推广工作,加速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同时,研究院积极与著名三甲医院,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开展深度科研合作,聚焦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诊断技术研发,力求在这些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联系方式
有意加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的青年英才,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
1.个人简历,需包括教育背景、论文发表、工作经历等;
2.代表性成果;
3.其他能够证明本人学术水平的材料。
联系人:江老师、孙老师
联系电话:021-54870020
邮箱地址:office@imrm.ecnu.edu.cn
邮件主题:具体岗位名称+姓名
供稿:闵㻍瑄
编辑:陈依婷
初审:高淑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