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的奋斗者

南都讯 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 今天是5月20日,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国新办发布台上来了一位“幸福使者”。作为民政系统先进代表之一,来自上海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的聂晶从事的是一份传递幸福的事业,工作多年来,她和同事见证了无数新人的甜蜜时刻。为了守好婚姻第一道关卡,他们需要对每一份材料都严格审核,确认自愿原则,确保婚姻登记合法合规。


5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民政系统代表围绕“践行民政使命 增进民生福祉”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十天前,聂晶和同事迎来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首日,52对非上海户籍、来自天南海北的新人在这里完成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不用再“为爱奔波”。从过去的“跑断腿”到如今的“一站领证”,在人口流动活跃的上海,聂晶如何带领团队让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真正落地?

南都记者从见面会现场获悉,这背后离不开聂晶和团队长达两年的攻坚:从去年开始,他们重点在数据清洗和档案调用上下功夫。对1950年以来的历史婚姻登记数据逐条进行了筛查、补录、校核,为“全国通办”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上海市档案馆的民生档案系统,还有民政部的信息平台系统,实现了婚姻档案的异地查询和调档,并通过规范服务,向全国各地朋友展示上海婚登人的风采。

“我们也充分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尽力在我们的颁证仪式中融入民族特色,让当事人获得更好的体验。”她介绍,最近他们在和邮政部门合作,联合发行了“全国通办”首日纪念封和纪念戳,还设计了“全国通办”的创意海报,还有文旅甜蜜地图,都作为礼物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们,用专业与创意破解异地办证的难题。在爱情主题邮局,新人们通过中国邮政的有声明信片,上传他们的语音祝福,就能邮寄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团队还对新人的颁证仪式进行直播,让他们在老家的父母也能够远程观礼。

“全国通办”以后,聂晶他们也会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服务对象,各地风俗习惯差异很大。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加强对婚姻家庭辅导师的培训,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婚姻家庭辅导,并开设心理咨询微信号,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地,都能够在网络上和我们的咨询师零距离沟通。据介绍,中心还有一个上海市唯一的“婚登+公证”服务点,能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法律保障。

“像今天这样的结婚高峰日,我们都会加班加点为新人提供服务。”聂晶说,他们中心的同心圆婚姻家庭辅导室,有一支由律师、公证员、社工、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免费为走在婚姻边缘的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情感管理等专业服务。

五年前,聂晶所在的婚姻登记中心搬进了闵行文化公园,成为上海首个坐落于公园内的婚登中心。五年来,团队一共办理婚姻登记5.5万余对,每年会策划40多场个性化主题颁证活动,举办过全市首个百人集体婚礼,承办了全国万人集体婚礼上海分会场的活动。

在国新办媒体见面会上,聂晶专门带来了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照片的一端是一对刚刚领完结婚证的小两口,他们正在仔细的端详着自己的结婚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照片的另一端是一对来公园散步的老夫妻,沐浴着和煦的阳光。


上海市闵行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主任聂晶现场展示照片。

”一对新人、一对长者,从青丝到白发的相濡以沫,这浪漫的一刻被新人的跟拍师在无意之中抓拍了下来。”她说,这就像他们的工作,不仅见证无数新的爱情故事的开启,也向长久的婚姻致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