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方多地气温坐“过山车”,倒春寒来得让人猝不及防。田里刚露头的麦苗、刚开花的果树,最怕这突然的低温冻害。“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今年气候反常,老话儿也得灵活看。



东北的玉米苗刚拱土,夜里温度跌破零度就得遭罪。

华北的小麦正拔节,低温一来,穗子发育受影响,减产风险大。南方的早稻育秧期碰上下低温阴雨,烂种烂秧问题得警惕。



不少老把式看着天阴沉着脸,心里直犯愁:往年这时候早该忙着追肥了,现在却要先忙着抗冻。

其实老辈人留了不少土办法,比如熏烟防霜冻,秸秆覆盖保地温。但光靠土办法不够,得结合科学手段,双管齐下才保险。农技站这两天电话都打爆了,农民兄弟都在问怎么应对倒春寒。



专家说,对小麦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抗寒能力。果树花期遭遇低温,赶紧摇花减少冻害,还要及时补硼肥。

大棚种植的农户更得注意,夜间加盖草帘,中午通风降湿别偷懒。东北地块要赶紧准备防冻地膜,一旦降温,及时覆盖保苗根。



南方稻田排水要做好,降低田间湿度,防止低温高湿烂秧。有人觉得麻烦,心存侥幸:说不定过两天就升温了,捱一捱就算了。可去年就有农户没及时防护,麦苗冻坏了一大片,后悔都来不及。

农业靠天吃饭,但也得主动抗灾,等靠要可不行。不同地区情况不同,东北防霜冻、南方防湿冷,得因地制宜。村里的合作社这时候该发挥作用了,统一采购防护物资,效率更高。

还有人担心成本问题,其实政府有农业保险,及时报案能减少损失。

我个人认为,老经验是宝,但科学技术更能帮大忙,两者结合才是正路。现在正是春耕关键期,一天都耽搁不起,早行动一天,苗就多一分生机。大家不妨说说,你们那儿往年怎么应对倒春寒?

有没有啥好使的土办法?别犹豫了,赶紧去田里看看苗情,该盖地膜的盖地膜,该打药的打药。拿不准的赶紧联系当地农技员,他们有现成的方案,别自己瞎琢磨。

记住,农时不等人,尤其是遇上极端天气,早动手就是保收成。今年天气多变,后面可能还有硬仗要打,提前做好准备错不了。守住春耕这一关,秋天的粮仓才能更充实,咱农民兄弟的辛苦才不白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