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四川盆地的天像被火烤,20号气温要窜到36度。夜里还常劈里啪啦下雷雨,雨点急得像倒水却留不住墒。庄稼正拔节抽穗呢,这样的天气最磨人。



老一辈都说“锄头底下三分水”,可现在光靠松土怕扛不住。盆地边上的宜宾、泸州这些多雨地,得赶紧清沟渠防内涝。

玉米叶子晒得打卷儿,傍晚得浇点井水降降温。大棚种植户注意了,中午得把棚膜掀开条缝透气。我个人觉得,老一辈看云识天气的经验还是管用,但手机里的实时预警更得盯着。

东北这时候虽说还没大热,但得防着夜霜偷袭幼苗。南方台风带的雨虽远,广东广西的稻田早该备好排水泵。广西天峨前两天下了203毫米的雨,低洼地的庄稼差点被泡烂。

咱种地的就得盯着老天爷脸色调时间表,清明播的苗现在正等水肥。雷雨来的时候别往大树下钻,闪电专找高物件。高温天晌午别下田,去年就有老哥中暑晕倒在玉米地。



家里存的草木灰该派上用场了,撒在菜根旁能防潮又补钾。新买的遮阳网记得拉严实,豆角藤蔓晒狠了要掉花。农技站这两天该挤满人了,问问专家补啥肥能抗热。

西藏云南的山区雨多,得留意山体滑坡冲了田埂。我瞅着天气预报里那条云带,从西南扯到东北,怕是一路都得操心。

玉米地套种的大豆苗要护好,暴雨一砸容易歪根儿。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中午千万别让他们往太阳底下跑。

储备点防汛沙袋放地头,比临时找塑料布靠谱多了。这天气就像小孩脸,说变就变,咱得把准备做在前头。贵州湖南的稻田排水口要拓宽,别让雨水闷坏了稻根。



有人嫌麻烦不愿盖地膜,可地膜保墒能抗三天旱呢。黑龙江的大豆刚出苗,夜里得看看温度计,跌破10度就得盖地膜。市场上卖的抗旱剂要不要买?

咱先问问村里的种田能手。

雷雨过后得赶紧去田里看看,倒伏的玉米要轻轻扶起来。

我记着老支书说过,农时不等人,天气越狠咱越得稳当。四川盆地夜里的雷阵雨,虽说能解点旱,可别指望能浇透地。东边浙江福建的台风预警也得留意,虽说眼下没到跟前。



家里的抽水机该检修了,别等田地里积了水才抓瞎。东北地块这时候最怕啥?

老把式心里明镜似的,咱明天接着唠。最后给大伙列个急活儿:清沟渠、补水肥、备遮阳网、查天气预报。有不懂的赶紧跑趟镇上农技站,别耽误了庄稼拔节的关键期。

庄稼人看天吃饭,可老天的脾气,咱摸准了就能抢在前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