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校各方面实力都得到明显提升,走出国门已经成为高校共同的目标,如今大家努力实现国际化,希望增强国际影响力,
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才提出世界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希望能建设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评估高校实力的重要依据是科研创新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还有部分则是看重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英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拥有自身的评估方式。英国著名的教育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发布的202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引起广泛关注。
英国评出的中国大学30强
这里面有提到关于中国内地高校的2025年全球排名情况,特别是对于中国内地高校前30强,更是重点进行分析,所以国内的学生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根据QS的评价指标,中国内地高校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一点和国内主流排行榜的排名确实略有差异。
该份榜单的排名依据是北京大学的基础学科实力更为强悍,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更具有代表性,包括北大的数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等学科,都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虽然北京大学的基础学科实力仍然没有进入到全球前10,但已经是属于全球第二梯队的顶尖水平。而清华大学的优势更集中在工科,偏向于应用型。
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四,浙江大学位居第五。这两所高校闯进中国内地前五,同时又闯进QS2025年世界大学50强,以断崖式优势领先于后面的高校。
上海交大和浙大实则都是以工科见长,只是后来通过合并方式发展医学,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高校。
上海交大的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在全球都属于前列。而浙大的计算机、材料学以及农学等学科又表现得较为突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第六,南京大学位居第七。这两所高校的地位并没有本质变化,但在国际的排名却已经跌出全球100强。
中科大这些年在全球的影响力有所削弱,主要因为中科大少年班没有以往那么辉煌,在国外表现没有以往那么突出。毕竟最顶尖的一批学生都被清华姚班以及北大数院抢走。
大家可以看到,同济大学的表现依然突出,在QS排行榜里面位居中国内地第8名,学校的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学以及环境工程等学科都挺进全国球20强。
以往经常被英美机构忽视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都已经排名第10。通过对中国国防体系的研究,国外机构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哈工大的真正实力。
排名第14位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超越诸多985高校。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科技大学重点发展基础学科和世界前沿学科,在数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
相反诸多工科类985高校,整体排名都较为靠后。比如东南大学仅排名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是仅排名29。著名的国防高校-西北工业大学,甚至都没有出现在30强榜单里面。
总体评价
QS评出的中国内地高校30强,都是以985高校为主,这里面唯一上榜的211高校是北京科技大学。该校的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全国都是属于顶尖水平。
英国机构的逻辑思维和国内有所不同,特别是QS更注重于基础学科和国际化。这样意味着对于英语教学体系的高校,还有留学生占比较高的高校,在排名方面会更有优势。
当然,国内对于QS的排行榜历来都有争议,其评价指标有较高的主观性。因此,无论是将来高考填报志愿还是将来想要出国留学,这份排名的参考价值都很有限。
国内的高校更应该专注于自身实力提升,改善自身的科研环境,真正有世界级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国家科技以及国防事业,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