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北京大学2025年拟录取的保送生人数名单,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这个名单中,共包括118名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保送生,80名外语类保送生。至此,北京大学2025年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及总人数,浮出水面。

北京大学是家长和考生们心目中的名校。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排名全国高校第一位,至此,北京大学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上连续19人名称第一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也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14位,排名中国高校第二位。

在《2025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31位,排名中国高校第二位。在《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也是排名全球第14位,排名中国高校第二位。在《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29位,排名中国高校第二位。总而言之,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当之无愧。



一、北京大学2020—2025年录取外语类保送生比较多的原因

北京大学录取外语类保送生人数较多,每年超 70 人,绝大多数年份在 80 人以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顶尖外语人才培养需求

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人才。外语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在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是学术交流、国际合作项目,还是跨文化研究,都需要精通多门外语的专业人才。

录取大量外语类保送生,能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储备力量,助力各学科开展国际前沿研究,提升北大在全球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2、外语学科实力强劲

北大的外语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众多外语类保送生被北大的学科优势所吸引,这里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的学术资源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与成长空间。

比如,北外的一些外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优秀外语学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招生政策优势

北大在外语类保送生招生政策上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吸引力。一方面,给予外语类保送生多种专业选择机会,不仅涵盖常见的英语、日语、法语等语种,还包括一些小语种专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另一方面,对于特别优秀的外语类保送生,学校可能提供本硕连读、优先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等优惠政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保障,从而吸引更多优秀外语人才报考。



4、优质生源保障

全国有众多具备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这些学校长期专注于外语教学,教学方法先进,课程设置合理,培养出大量外语水平突出的学生。

它们为北大输送了丰富的优质生源,比如济南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等,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被保送至北大,稳定的生源供给使得北大外语类保送生录取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



二、北京大学2020—2025的录取保送生数据深度解读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大学2025年拟录取保送生人数,已经达到了空前的198人,为近年来最高。具体来说,2020年共录取竞赛保送生93人,外语类保送生83人,共176人,占内地录取总人数2818人的约6.25%。



2021年,北京大学共录取竞赛保送生121人,外语类保送生72人,共193人,占内地录取总人数2931人的约6.58%。2022年,北京大学共录取竞赛保送生92人,外语类保送生85人,共177人,占内地录取总人数2994人的约5.91%。

2023年,北京大学共录取竞赛保送生111人,外语类保送生83人,共194人,占内地录取总人数3018人的约6.43%。



2024年,北京大学共录取竞赛保送生100人,外语类保送生86人,共186人,占内地录取总人数3002人的约6.25%。



三、北京大学每年录取竞赛保送生人数多于清华大学的原因解读

北京大学每年录取的竞赛保送生人数多于清华大学,这一现象源于两校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理念、招生策略等多方面因素。

从学科布局来看,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学科实力强劲。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竞赛相关学科领域,北大拥有深厚的学科积淀和顶尖的学术资源,能够为竞赛保送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数学学科,北大数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广泛,吸引众多数学竞赛顶尖选手报考,为录取更多竞赛保送生奠定基础。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北大注重学生的学术自由和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对于竞赛保送生,北大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学术自主权和丰富的科研资源,满足他们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的需求。这种培养理念与竞赛保送生追求学术深度和创新的特点高度契合,吸引更多优秀竞赛生选择北大。

招生策略也是重要因素。北大在竞赛保送生招生过程中,可能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招生方式。比如提前与优秀竞赛生建立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学术活动、夏令营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北大的学术氛围和学科优势。

同时,北大的招生政策可能在专业选择、奖学金设置等方面,对竞赛保送生更具吸引力,进一步促使他们报考北大,从而使得北大每年录取的竞赛保送生人数多于清华。



四、应对北京大学竞赛保送生途径的攻略

想要通过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需要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从学科学习到竞赛实践,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第一,扎实的学科基础是关键

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为例,深入钻研教材知识,将基础知识学深悟透,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同时,广泛涉猎竞赛相关的拓展资料,如专业竞赛教材、大学先修课程内容等,拓宽知识广度与深度。像数学竞赛中,除了掌握高中数学知识,还需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内容,提升解题思维与能力。



第二,积极参与竞赛培训与实践

参加专业的竞赛培训课程,跟随经验丰富的教练学习竞赛技巧与方法,通过大量的真题、模拟题训练,熟悉竞赛题型与命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从省级竞赛到全国竞赛,在实战中积累经验,锻炼心理素质,及时总结竞赛中的得失,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与策略。



第三,关注北京大学的招生政策与要求

密切留意北京大学发布的竞赛保送生招生简章,了解其选拔标准、报名流程、考核方式等关键信息。如有机会,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学科营、夏令营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学科特长与潜力,与招生老师和优秀学子交流,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增加被关注的机会。



第四,培养自身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在竞赛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探索,尝试开展一些小型的科研项目或课题研究,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北京大学的保送生选拔中同样备受重视。

总而言之,通过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全面提升自身的学科实力与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