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体现多元文化互相交融,提升博物馆影响力,“艺海馨声、红色星火”——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左联会址纪念馆举行。来自虹口、杨浦、普陀、闵行等区的中小学生一起探寻博物馆在时代浪潮中的使命与担当。
活动由《中文自修》编辑部副主任方济力老师主持,他表示:“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存之地,更是精神文明的传递之源。今年我们以‘艺海馨声’作品征集为主题,旨在让青少年用当代语言诠释左联文艺的红色基因,用自己的视角展现文化的力量。”
在“创作工坊”环节,来自杨浦初级中学的陈塨老师带领学生们围绕着“场馆最打动我的艺术细节”“探究文物背后的艺术力量”等问题展开讨论。
作为左联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雷羽墨不仅用语言讲述历史,更用旋律传递情感。她为大家带来小提琴版《卖报歌》,将大家带回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街头。“音乐也是一种文学,它用旋律写出了人民的苦难与希望。”
针对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同学们说出了很多对未来的设想——全息技术还原左联历史场景:“我希望未来博物馆能让我们‘走进’当年的会议现场,听鲁迅讲话,看田汉写歌词,甚至可以参与一场即兴创作。”还有同学说:“用AR技术让观众亲身体验当时的街头歌咏大会,拉小提琴、唱救亡歌曲,让历史‘活’起来。”
“艺海馨声”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仍在进行中,活动现场,部分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作品,方济力老师对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不仅让现场同学深受启发,也让参与线上观看的同学对作品投稿的选题方向、创作技巧及评审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华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左联会址纪念馆、《中文自修》编辑部联合承办。
记者:黄镏舒
图片:黄镏舒
编辑:黄镏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