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第五人民医院在院党委的统筹规划与大力支持下,介入诊疗技术持续突破,逐步构建起多学科协作的微创治疗体系,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治疗,不仅展现了现代介入医学的精准魅力,更标志着该院在危急重症救治领域迈上新台阶。
六旬患者突发胸闷 揪出"隐形杀手"真凶
铜陵市61岁的李女士(化姓)因突发心慌、胸闷2小时紧急入院。检查显示其血氧饱和度低至90%,右小腿存在肌间静脉血栓伴皮下水肿。令人警觉的是,患者一个月前右下肢因外伤后长期卧床引发血栓,这些线索让医生立即联想到致命风险:肺动脉栓塞!
急性肺栓塞素有"隐形杀手"之称,年发病率约0.1%,但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30%。该病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但临床常以不典型症状示人,极易误诊、漏诊。面对李女士复杂的病情,介入科赵光辉主任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最终制定出"下腔滤器置入术+药物溶栓"的介入治疗方案。
毫米级切口里的生命保卫战
手术当日,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医疗团队通过右侧腹股沟米粒大小的切口,将导丝导管精准送至目标血管。
随着滤器在下腔静脉的成功释放、肺动脉血栓的顺利抽吸与溶解,原本堵塞的血管重新恢复畅通。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血管清道"行动中,每个操作都如绣花般细致,最终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圆满收官。
术后第一天,普外科主任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据反馈,患者术前胸闷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在后续抗凝、抗感染及中医药调理的综合治疗下,李女士恢复良好。"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手术!"家属的感慨背后,是医院静脉血栓防治体系的持续完善——从围术期预防到急性期救治,再到康复调理,真正实现了全周期管理。
微创技术架起生命之桥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随着DSA等高端设备的引进和人才梯队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患者无需辗转上级医院即可获得及时救治。当纤细导管遇见千年岐黄,这里正在书写的不只是技术突破的篇章,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情怀。
术 者 简 介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
外一科 主任
王秋红
· 普外科主任医师;
· 铜陵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铜陵市医学会甲乳专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委员。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
外一科 副主任医师
赵光辉
· 本科学历;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18年;
· 先后于安医大一附院普外科以及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进修。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
DSA导管室主管护师
丁飞燕
· 本科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8年,护理经验丰富;
· 2023年7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导管室进修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