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五月的杨家镇民会村,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成片的枇杷树被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圆润饱满的枇杷如小灯笼般挂满枝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将一颗颗“黄金果”收入篮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作为杨家镇的传统产业,民会村的枇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98年,如今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今年气候适宜,枇杷长势格外好,亩产3000斤左右,果子大小均匀、甜度高,收购价在每斤4元到6元,零售价每斤6元到10元。”民会村党总支书记周伍权难掩喜悦,“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订单不断,村民们的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种植大户李德明是村里的枇杷种植“老把式”,他家10亩果园今年迎来大丰收:“种了20多年枇杷,今年是个丰收年,收入6到7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的收益,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李德明一边分拣果实,一边算起了“甜蜜账”。



为了让“黄金果”顺畅走向市场,杨家镇党委政府联合民会村“两委”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简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纷纷加入助农行列。“我们

通过
用我们青年创业者和青年企业家们的渠道
等多种渠
道,帮助村民拓宽销路。” 简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谢施娟表示, “希望通过大家的资源,让杨家镇的枇杷被更多人知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除了打通销售渠道

杨家镇还致力于推动枇杷产业升级

通过品牌化运营

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还能推动产业向深加工、农旅融合等方向延伸

让小小枇杷孕育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从种植、采摘到销售,小小的枇杷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链。如今的杨家镇,枇杷不仅是枝头的“黄金果”,更是村民手中的“致富果”。随着产业升级和销路拓宽,这颗承载着希望的果实,正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从田间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乡村振兴的愿景在金灿灿的枇杷林中逐渐成为现实。“接下来,我们会引导村民进一步加强种植管理,从疏果、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都做到科学规范,确保枇杷品质稳定提升。”周伍权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每一颗销出去的枇杷都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舒心,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当满载枇杷的货车驶出村口,带走的是丰收的果实,留下的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杨家镇的土地上,这颗“黄金果”正以甜蜜的滋味,书写着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美好篇章。

记者 | 卓元

编辑 | 叶雨舟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