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知名博主卢克文发文,从八零后开始,到我们九零后,以及零零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部分人不太喜欢社交,也没啥公共场所表演欲。



更喜欢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好好经营就行了,没啥欲望被人叫去登台表演,也没啥欲望认识啥牛叉人物,迎来送往觉得累。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当然,更多的是认同和共鸣。

有网友分析,最本质的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城镇化对农耕文明的宗族社会的挑战,宗族社会需要维持复杂的人情世故,需要家族的庇护,工业文明大多讲究一技之长就可以生存,制度和规律相对完善,不需要维持太繁琐的人际关系。春节慢慢的没那么热闹了,就是这个底层逻辑。

有网友现身说法,我八零后,儿子高二,女儿初二,我跟父母讲,我儿子女儿婚礼不会大操大办,就是自家双方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个饭,简简单单就好。大操大办搞给谁看呢?自己累不说,还欠一大堆人情。

可以说,卢克文道出了当今一个年轻群体的普遍状态和生活状况。这又在延伸到另一个领域,那就是人们常见的白酒,为何现在销售惨淡了?也就是说,酒厂发慌甚至已经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答案找到了。

当年纪老的这一群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了,而年轻一代又没有接上这个饮酒癖好,那么就是酒桌上青黄不接了。

  • 众所周知,近几年中国酒类市场出现一个明显变化,各类酒的销量都不断地下滑。即便是茅台酒也没办法改变这个下滑趋势。

年轻人喝白酒的不多了。有个数据:白酒产量断崖式下跌,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而2016年这个数据是1358万千升,8年时间暴跌了70%!

据媒体近日报道,截至4月29日晚,白酒股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全部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注意到,几乎所有白酒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增长都出现放缓,其中有六家酒企去年营收同比倒退,覆盖不同体量的酒企,能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白酒已经屈指可数。同时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更为惨淡,各家白酒股业绩增速进一步下滑,其中近一半业绩出现倒退,多家出现20%、30%的大幅下滑。

一位资深白酒投资者评价,“当前白酒迎来了极寒天气。”

进入2025年,白酒消费环境更为艰难,酒企报表从降速转为倒退,只用了不到半年。2025年一季度,近一半的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倒退,其中有8家酒企的营收出现两位数下滑,营收最多下滑多达八成,有6家归母净利润跌幅在30%以上。



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卢克文所说的,从80后到00后都不喜欢社交了,更不喜欢迎来送往了。

而长期以来,中国酒类市场的销量主要依靠的就是社交场所和迎来送往。之前谈生意,基本都是酒桌上完成。

可如今年轻人谈生意,多以喝茶为主。哪怕到了饭桌上,也不怎么饮酒了。酒桌文化,似乎属于中老年人。然而,那一批喝酒的人,要么让出了历史舞台,要么身体健康问题不得不歇酒了。

因此,正是80后到00后对社交和迎来送往的拒绝,让许多酒厂慌了。就连茅台酒厂也希望通过创新去迎合80后到00后群体,为此还开发了茅台咖啡、茅台巧克力和茅台冰淇淋等新产品。显然,这些举动就是为了吸引80后到00后的目光,培养新一代的消费群体。

但是,这些积极的探索,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当整个群体已经不再热衷于白酒,其实消费市场必然会急剧萎缩。

有评论认为,当前白酒仍然处于“探底阶段”,利空远未出尽,核心问题就是在消费端。白酒需要找到新消费群体,但当前白酒企业在“年轻化”方面还未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对于传统消费者的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如何与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尤其年轻消费者连接,将决定各家白酒能否走出当前的调整,更将决定新一轮周期的行业格局。

总之,卢克文的发文也在告诉酒厂们,属于酒类销售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任何尝试和创新,只是一种努力的“挣扎”。真正能够保持生命力的酒业,也就是那么几家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