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广西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暨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在南宁启动。本次活动以“年报增信、服务同行,重塑信用、助力发展”为主题,聚焦年报服务和信用修复服务“两个服务”优化,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年报意识、信用意识,强化合规守信,倡导诚信经营,激发市场活力。

年报是经营主体应尽的法定义务,如期如实报送年报信息,不仅是对自身信用的维护,更是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信用修复为因一时疏忽或特殊原因导致信用受损的经营主体提供了重塑信用的机会。此次活动将切实解决经营主体在年报报送与信用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促进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广西经营主体数量已超450万个,其中南宁市经营主体数量占比近四分之一,是全区经营主体数量最多的设区市。近年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强化信用监管、优化信用服务、夯实信用基础,积极助力南宁市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在优化信用修复服务上,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信用异议申诉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累计发送16万余户次信用修复提示短信,全面推行线上信用修复,让经营主体办事“零跑腿”。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修复49618户次。在守信激励层面,积极探索“政银企”服务机制,畅通“守合同 重信用”企业融资渠道,2020年至今,全市共有64户次“守合同 重信用”企业获得金融贷款,累计2.88亿元。2024年,全市共有1224家企业、811家企业分别获评广西、南宁市“守合同 重信用”公示企业。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方式,践行柔性监管理念,对未按时进行年报的经营主体,给予两个月不予行政处罚宽限期;对财务信息填报失误且无主观故意、无不良后果并及时纠错的企业,不予罚款;对住所失联但无违法的经营主体,引导变更,暂不列异;引导暂不经营的主体歇业备案。在失信惩戒方面,强化失信约束与联合惩戒措施,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在当天的活动中,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广西食品工业协会、南宁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服务协会、广西富安居家居建材广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先后作交流发言。活动现场设置多个咨询服务台,为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年报填报、信用修复、经营主体问题解决、信用贷款等方面政策法规咨询服务。(记者杨玲 通讯员何正君)

来源:南宁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