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人们在新都区新繁镇大蒜种植基地收蒜。


②大蒜在田地里整齐地摆放晾晒。


③种植基地现场,成都海关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即将出口的大蒜进行业务指导。

抓住枯黄茎秆轻轻一扯,短圆锥形蒜头便露了出来,裹着淡紫色的瓣衣,十余瓣籽紧紧相拥……又到了大蒜收获季节,在新都区新繁镇的一个大蒜种植基地,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刚扯出来的大蒜,它们即将越过山海远赴东南亚。

“在泰国、越南等地吃到的大蒜,就有可能来自这里。”成都市德开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路说,国外经销商早已下了今年新蒜订单,这些大蒜经过晾晒、分拣、通关等环节后,将从6月开始陆续运往东南亚,“今年出口量将超过去年。”

川味大蒜打开国外消费者味蕾,也揭开了特色农产品川货出海的忙碌新赛道。据成都海关统计,农产品进出口是四川外贸运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对四川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4.7%。

大蒜出口东南亚受欢迎

成都企业今年准备扩种

每年5—6月是新都大蒜的收获季节。近日,在大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德开公司雇了近20名当地村民收蒜,扯出的大蒜被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先自然晾晒几天后再转移到仓库里晾晒,然后再去茎秆、去泥土,经过分拣、包装、报关等流程后,今年收获的新蒜将从6月开始陆续运往国外市场。”叶路说,今年的新蒜已被国外经销商预订一空。

在种植基地现场,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监管三科科长汤智鹏、副科长刘玉洁正忙着对即将出口的大蒜进行业务指导。“我们在现场主要检查大蒜是否符合出口目的国家要求,并向出口企业讲解注意事项,确保大蒜顺利出口。”汤智鹏说,德开公司是目前成都关区大蒜出口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海关重点指导和监管对象。

“新都大蒜品种为软叶大蒜,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荣获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因其大蒜素含量高,香辣特点更为突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据叶路介绍,去年公司开始自营出口业务,目前大蒜出口主要销往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去年出口大蒜600多吨,占公司总销售量约七成,预计今年的出口销量将超过800吨。”

由于国外订单逐年增多,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德开农产品公司开展贸易出口的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向生产种植环节的产业链上游发展,“通过去年模式探索,我们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在新种植季准备引入机械化设备,逐步扩大种植面积,预计年底将达到上千亩,同时也加快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大蒜出口业务量。”

四川农产品出口加速

拿下全国多个“冠亚军”

“近年来,锦城海关围绕加快推动特色农产品出海,加强了对农产品企业的调查研究,挖掘潜力产品和潜力企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施‘一企一策’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先后推动了辖区内的羊肚菌、松露、银耳、竹笋、韭菜、大蒜、木耳等川味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外。”刘玉洁介绍说。

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农产品进出口已成为四川外贸运行中的一大亮点,进出口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市场也持续扩大,呈现出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为外贸稳定增长发展注入了动能。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四川农产品进出口62.7亿元,同比增长16%,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为率4.7%。目前,四川农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达148个,其中出口国家和地区为11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拓展新增了17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越南为四川进出口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其次是俄罗斯、智利等国家。

数据表明,在四川农产品进出口中,成都的首位优势较为明显。一季度,成都农产品进出口实现贸易额40.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省农产品进出口额的64.4%。

围绕加快推动农产品川货出海,成都海关对农产品进出口开辟绿色通道,货物通关享受“即报、即查、即放”高效监管措施。目前,四川农产品出口呈现出全国多个“单项冠亚军”——四川的鱼油、柠檬出口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鱼子酱、白酒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