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农业投入品分会以全产业链思维破解现代农业发展,于近日组织高层调研组深入河南农业创新一线,出席调研的主要领导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均,农业投入品分会会长、开封青上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青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颉红涛,分会秘书长、《北方农资》传媒总编田原,分会副秘书长、中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霍晓雷,旨在通过解剖“双椒融合”“烟粮协同”两大标杆案例,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基因 打造辣椒产业“中国芯”

在洛阳市宜阳县双椒融合产业园,调研组见证了一场传统农业的“数字革命”。这座以5G、物联网、AI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正成为推动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调研组实地考察发现,该产业园创新构建“建、种、管、加、储、销、服”七位一体全产业链模式,以辣椒、花椒为主导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实现标准化种植面积7万亩,形成涵盖种苗培育、智能管护、精深加工、冷链仓储、品牌营销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的产业升级方案。


陈明均高度评价说,这里不仅是种植基地,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操作系统”。农业投入品分会与产业园积极交流,探讨更多合作方式,后续可整合会员单位资源,构建包含生物农药、智能农机、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智慧农服包”,通过标准输出、技术共享、渠道对接、产品服务,助力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调研为分会会员单位开辟了精准服务辣椒产业的新路径。



三产融合激活土地潜能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在漯河烟粮融合示范基地之一——河南慧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看到了土地效能提升的“乘数效应”。该种植基地展示了“数字烟田+订单农业”的创新实践,通过全程机械化系统和智慧农业监测,实现千亩烟草现代化种植,并联动小麦、蔬菜等作物形成复合种植体系。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创建的“合作社矩阵”,通过订单农业绑定北京新发地等全国性市场,形成“市场端反哺生产端”的创新机制,带动周边乡镇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以育苗烘烤、订单种植、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物理仓储等现代科学的种植管理服务模式联农助农。


“这不仅是种植技术的突破,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革新。”颉红涛强调。调研组与种植基地建立沟通联系,并且给出专业的种植管理建议,积极探寻更多合作机会,双方通过现场交流,后续就提升农产品品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方面,达成共识。


此次调研行动标志着,农业投入品分会服务模式进入2.0阶段。据田原透露,农业投入品分会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建立常态化产业对接机制,组织种业创新、智能装备、数字农服等专题研讨,推动更多新型农业投入品的定向研发与场景化落地。同时,分会将搭建会员单位与种植基地的直通渠道,助力企业打造“产品+服务+数据”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科技赋能、绿色高效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创新动能

现诚邀种业企业、智能装备制造商、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产业链主体加入创新矩阵,共同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入会咨询请关注官方公众号“”,共赴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从传统耕作到数字孪生,从单一生产到三产融合,此次调研展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中国农业向系统化、生态化跃迁的坚定步伐。当全产业链思维遇见数字革命,沉睡的土地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农业破解“大国小农”命题的关键密钥。


诚邀入会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责编:张亚静

监制:张博群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